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氢氧化钾(KOH)与叶黄素的摩尔比例、KOH水溶液的摩尔浓度、反应温度、料液比四个因素对叶黄素转化为玉米黄素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KOH和叶黄素的摩尔比为56:1,KOH水溶液摩尔浓度为12M,料液比为1:25,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h,叶黄素转化效率最高,经过重结晶,所得玉米黄素的含量可达90%以上,总收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氢氧化钾(KOH)与叶黄素的摩尔比例、KOH水溶液的摩尔浓度、反应温度、料液比四个因素对叶黄素转化为玉米黄素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KOH和叶黄素的摩尔比为56∶1,KOH水溶液摩尔浓度为12M,料液比为1∶25,温度为90℃,反应时间1h,叶黄素转化效率最高,经过重结晶,所得玉米黄素的含量可达90%以上,总收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3.
选用HZ016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甲基磺酸盐镀锡液中的锡和铁离子,以2 mol/L硫酸溶液洗脱树脂,通过调节洗脱液的p H来回收锡。结果表明,动态吸附锡和铁离子的效率均在95%以上,高于静态吸附。确定了吸附时树脂质量与镀液体积之比为1 g∶2 m L,洗脱时树脂质量与硫酸溶液体积之比为1 g∶4 m L。当调节洗脱液的p H至3.8时,锡的回收率达到87.5%,铁的残留率约为3%。  相似文献   
4.
2,3,4,5-四氟-6-硝基苯甲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几种合成 2 ,3,4 ,5 四氟 6 硝基苯甲酸的工艺 ,提出先酯化、再硝化引入硝基的方法 ,工艺简单 ,条件温和 ,反应收率高 ,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HZ816大孔树脂对番茄红素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HZ816对番茄红素进行吸附实验,研究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并对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模型进行模拟. 结果表明,HZ816大孔吸附树脂对番茄红素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及Kannan颗粒内扩散方程,吸附过程受液膜扩散阻力及颗粒内扩散阻力的共同影响. 其等温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热力学参数吸附焓变AH<0、吸附自由能变AG<0、吸附熵变△S>0,表明番茄红素在HZ816吸附树脂上的吸附为熵驱动的放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属于物理吸附范畴.  相似文献   
6.
考察HZ-806,HZ-807,HZ-818,HZ-18,HZM-3树脂对发酵上清液中Nisin Z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HZM-3树脂来富集浓缩Nisin Z。工艺条件是以20BV/h流速上样,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以2BV/h流速洗脱Nisin Z。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且更符合Langmuir方程,前期和后期主要吸附速率控制步骤分别是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一轮吸附解吸后Nisin Z纯度提高了95.18倍,回收率为96.7%。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六种大孔吸附树脂HZ801、HZ806、HZ816、HZ818、HZ830和AB-8对叶黄素酯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HZ816较其他树脂表现出更好的吸附和解吸能力,并对该树脂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树脂纯化叶黄素酯的最佳工艺参数。最佳工艺条件为:在25℃下,以20%正己烷-乙醇为吸附溶剂,上样液浓度在1.432~1.891mg/mL范围内,吸附流速2BV/h,上样量7BV;洗脱剂为乙醇和50%正己烷-乙醇溶液,洗脱流速为3BV/h。经树脂纯化后,叶黄素酯的纯度由63.3%提高到91.7%,回收率为75.9%。本文还对HZ816树脂的重复利用性做了研究,对同一树脂柱进行10个周期的重复实验,结果表明树脂的吸附量和解吸率较初始时并没有显著下降,亦无破碎现象,树脂稳定性良好,可在生产中多次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