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北恩施所购买的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荸荠中的蛋白质,水提取荸荠中的多糖,并测定它们的含量,用微波消化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荸荠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50.45%;蛋白质组分中,以醇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硒含量的38.66%;也有部分硒和多糖结合。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萝卜叶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pH值分别为8.5和6.0的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种类蛋白质、多糖、干样品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萝卜叶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多糖硒,分别占样品含硒量的54.48%和17.31%,在硒蛋白组分中又以水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占样品含硒量的26.78%。  相似文献   
3.
猴头菇在中国及国外均有悠久的食用历史,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药食兼用型真菌,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菌丝体和子实体中含有诸多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提高克疫力、保护胃黏膜、神经保护等生理功效。因此,猴头菇是开収药物及功能性食品的重要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广泛涉及到医药和食品领域。本文从猴头菇的培育、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猴头菇产品的研収4个方面综述了猴头菇的研究现状,为猴头菇迚一步开収与利用提供新思路,也为其他食用菌的研究开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热水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选取影响多糖得率的3个因素: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L_9(34)正交实验,对热水提取法提取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当固液比1:20(m:V,g/mL)、提取时间1.0 h、提取温度70℃,猴头菇菌丝体的多糖得率最高,达(1.76±0.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稳定,为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的加工利用和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周大寨  朱玉昌  王进 《食品科学》2011,32(8):235-237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藤茶中总黄酮,用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采用三波长紫外光谱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黄酮质量浓度在0~40μg/mL内,分别在波长为λ1=322nm、λ2=311nm、λ3=296nm处测吸光度时,δA与质量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A=0.0171C+0.0171,相关系数r=0.9978。方法的回收率为98.18%~102.79%,变异系数小于0.371%,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6.
向东  朱玉昌  周大寨  李爽 《山东化工》2023,(5):66-69+77
硒是对人体有着重要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可以通过食物、保健品或者硒营养强化剂来补充有机硒,其中,食补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我国2/3的土地缺硒,靠食物原料富集补硒还远远不够;目前市售的保健品和硒营养强化剂的种类和功能又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将硒与其他功能成分结合起来开发更有效的含硒活性物质作为补硒产品是一种较适宜的途径。当下,含硒活性物质的开发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主要借助于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种手段,具体包括生物同化技术、转基因技术、酸催化技术、微胶囊技术、纳米技术和超声波辅助技术等,虽然这些技术暂时各有优缺点,但随着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将会为开发更多种类和功能的硒保健品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驰  朱玉昌  陈卫琴 《食品科学》2007,28(8):601-605
以绿豆和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食用胶凝剂和柠檬酸等研制出果冻。通过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绿豆汁4.8%、魔芋精粉0.4%、琼脂0.1%、白砂糖15%、柠檬酸0.1%,生产产品香味特别,风味爽口,营养全面且具有较好保健功能的绿豆魔芋果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发酵时间下风味发酵液发酵面团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风味发酵液发酵12,24,36,48,72 h时,面团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进行气味感官评定及pH值、总酸度(TAA)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测定。结果:因不同发酵时间下产生的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等,8种气味(乳香、干酪味、花香味、水果甜香、酒味、麦芽味、青草香和酸味)的强弱度不同;面团pH值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TTA则相反;面团的拉伸阻力、拉伸比及拉伸面积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整体呈先增后减趋势,延伸性则先下降后升高,表明适度发酵(发酵36 h)有利于面筋网络的形成和稳定。5个面团中共检出9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22种、酯类27种、醛类12种、酮类14种、烷烃类10种、酸类7种;发酵12,24,36,48,72 h的面团中分别检出27,43,38,41,37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酸类及酯类物质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均在48 h达到最高(分别为47.31%和20.96%),醛类、酮类及酸类物质含量则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结论:不同发酵时间的挥发...  相似文献   
9.
芸豆蛋白质的提取及超滤分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芸豆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出最优提取条件为:在40℃,用20倍于芸豆粉的pH10.00.067mol/L磷酸缓冲液,提取60min。同时探讨了芸豆蛋白超滤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在压力差0.3MPa、泵功率20%、料液浓度4%、料液pH10.0条件下,经过四次超滤后,蛋白质纯度稳定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10.
甜橙中不同活性成分与总抗氧化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7个甜橙品种果汁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VC、多酚、总类胡萝卜素及类柠檬苦素的含量,VC的含量介于390.6~478.6mg/L之间,多酚类介于573.1~655.0mg/L,总类胡萝卜素介于5.47~7.25mg/L,类柠檬苦素介于0.10~0.17mg/L。用ABTS/K2S2O8体系测定的反映总抗氧化能力的TEAC值介于4.79~6.09之间,血橙最高,锦橙最低。TEAC值与VC的相关度达到显著水平(r=0.868,p=0.011),与多酚类达到极显著水平(r=0.909,p=0.003),而与总类胡萝卜素则无显著相关关系(p〉0.1),表明多酚类物质可能是甜橙品种中主导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