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加工条件对茶黄素(theaflavins, TFs)抑制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LM为指示菌,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TFs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牛津杯法进一步探讨不同加工条件(环境因素: 加工温度、pH、NaCl浓度; 食品基质: 脱脂奶粉、卵磷脂、蔗糖)对TFs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TFs对LM的MIC为2 mg/mL, 此时的抑菌效果为中敏水平, LM的正常生长被明显抑制; 加工温度在25~121℃时, TFs对LM的抑菌圈直径无显著性差异; pH在2~10时, 其抑菌圈直径从12.74 mm显著降低至9.86 mm; NaCl摩尔浓度在0.2~0.8 mol/L时, 其抑菌圈直径有所增加; 脱脂奶粉质量浓度在60~120 g/L时, 其抑菌圈直径显著降低; 卵磷脂质量浓度在2~12 g/L和蔗糖质量浓度在10~60 g/L时, 其抑菌圈直径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TFs对LM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且在不同加工条件下能保持良好的抑菌稳定性。本研究为TFs作为一种新型抗菌产品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环境因素和食品基质条件对花色苷的降解规律,研究了不同温度(4~100℃)、光照条件(避光、日光和紫外光)、冻融循环(5次)、蔗糖添加量(0~20%)和NaCl添加量(0~5.0%)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并构建了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温度从4℃升高到100℃时,花色苷10 h保留率从88.19%降低至28.10%,其半衰期(t1/2)从55.0 h降低至5.9 h(P<0.05);与避光条件相比,紫外光条件下的花色苷10 h保留率和t1/2均达到最低值(84.41%和43.0 h);经过5次冻融循环后,花色苷120 h保留率降低至85.21%,此时的t1/2为612.6 h;在80℃稳定性加速实验中,当蔗糖添加量为10%时,花色苷10 h保留率和t1/2均达到最高值(60.17%和13.7 h),而当NaCl添加量为5%时,花色苷10 h保留率和t1/2均达到最高值(54.63%和11.3 h)。花色苷的贮藏和加工应尽量避免高温、紫外光和冻融循环,并可添加适量...  相似文献   
3.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食源性致病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该研究以单增李斯特菌为指示菌,采用2倍梯度稀释法测定了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并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法探究不同环境因素以及食品基质对Nisin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sin对单增李斯特菌的MIC为250μg/mL。Nisin在100℃以内保持良好活性;温度达到121℃时,抑菌圈直径降低为11.75 mm。pH 2~10抑菌活性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抑菌圈直径从14.87 mm显著降低至8.73 mm。NaCl浓度为0.2 mol/L时,对Nisin抗菌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脱脂奶粉质量浓度达到120 g/L时,抑菌圈直径从14.62 mm显著降低至10.53 mm;卵磷脂质量浓度达到12 g/L时,抑菌圈直径从14.20 mm降低至9.10 mm;蔗糖质量浓度升高至60 g/L时,抑菌圈直径从14.77 mm减小至12.97 mm;可见,3种食品基质(脱脂奶粉、卵磷脂和蔗糖)对Nisin抑菌活性均有不利影响。上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干法和湿法制备淀粉脂质复合物纳米粒子,探讨纳米粒子的脂质复合率、溶解度、微观形态、粒径分布、三相接触角、结晶结构和乳化能力的影响规律,创制新型淀粉基Pickering乳化剂,提高其应用范围。结果表明,两种制备方法均可得到淀粉脂质复合物纳米粒子,且干法脂质复合率显著高于湿法,X-射线显示这与脂质和淀粉的结合方式有关;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两种粒子均呈现纳米级聚集态分布,且干法制备的粒子的平均粒径明显高于湿法;接触角结果显示干法制备的粒子润湿性较高,两亲性较好;乳化性结果表明干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粒径更小,分布更均匀,且浓度为3%~5%时制备的乳液在贮存7天后呈现乳液凝胶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碱法提取的短柄枹栎种子淀粉纯度很高,含有0.59%的脂肪、0.95%的蛋白质,未检测到灰分和粗纤维。短柄枹栎种子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糊化温度附近变化较大;淀粉糊的浑浊度随着时间呈现先下降然后稳定的趋势;短柄枹栎种子淀粉糊的凝沉稳定性比玉米淀粉好;3%和5%的短柄枹栎种子淀粉糊,属于假塑性流体,用幂律模型拟合效果好;短柄枹栎种子淀粉的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分别为29.52%、12.39%和55.0%,其水解指数和血糖指数分别为40.35%和42.98%,属于一种低GI食物。  相似文献   
6.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脉冲电场(PEF)协同酶解制备多孔淀粉,探究其对多孔淀粉制备效率及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PEF改性后,淀粉水解率达到24.28%时所需的酶解时间缩短一半;在相同加酶量的条件下,通过PEF改性后,淀粉水解率为23.11%,较原淀粉显著提高,表明通过PEF改性可降低加酶量;在酶解6 h和加酶量为0.8×10~(-2) mL/g淀粉干基的条件下,经PEF改性协同酶解制备的多孔淀粉水解率为23.11%、吸油率为145.11%、比表面积为1.25 m~2/g,总孔容为4.31 cm~2/g×10~(-3),原淀粉酶解制备的多孔淀粉上述指标分别为18.38%、119.47%、1.16 m~2/g,4.15 cm~2/g×10~(-3),表明通过PEF改性提高酶解淀粉的水解率、吸油率、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扫描电镜结果显示,PEF改性可使淀粉表面产生凹槽状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PEF改性提高了淀粉颗粒对淀粉酶的敏感性;热力学性质测试结果显示,PEF改性多孔淀粉的焓值低于原淀粉,表明PEF改性破坏了淀粉颗粒内部分致密的结晶区。本项研究揭示了PEF改性对淀粉颗粒及其酶解制备多孔淀粉的构效关系,为高效制备多孔淀粉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并拓展了PEF可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溶剂萃取仪提取瓜蒌籽油的工艺条件,分析了瓜蒌籽油的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溶剂萃取仪提取瓜蒌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0、浸提时间70 min和淋洗时间30 min,得率可达到60.12%。瓜蒌籽油脂肪酸主要成分为50.47%的亚油酸、32.35%的油酸、6.32%的棕榈酸、5.41%的硬脂酸和4.82%的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1.73%,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8.18%,表明瓜蒌籽油是一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户外低温固化(160℃×15 min)消光粉末涂料的研究进展,为了充分满足客户需求且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进一步介绍了户外超低温固化(140℃×15 min)消光粉末涂料的研制工艺和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直链淀粉是淀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也是衡量淀粉的糊化、流变、老化和消化等功能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直链淀粉含量的准确测定,对淀粉类制品的精深加工和高效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直链淀粉的结构和性质,碘染法、光谱法、色谱法和热力学法等技术被应用于直链淀粉含量的检测中,并正在进一步朝着快速、方便、准确和灵敏的方向发展。目前的直链淀粉检测技术众多,还需根据其工作原理、测试场景和可及的设备与试剂,“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且在测试过程尽可能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才能得到精确度高、准确度高和重复性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静电纺丝“绿色”制备负载花青素(anthocyanin,A)的玉米醇溶蛋白(zein,Z)纳米纤维膜,通过对其颜色变化达到可视化和实时监测肉制品新鲜度的效果。方法 以A为指示剂,Z为纺丝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A/Z纤维膜,表征其基本结构,验证其在盐酸和氨水环境中的颜色响应,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猪肉新鲜度监测。结果 A/Z纤维膜的表观为粉红色,平均厚度为98.6μm,由平均纤维直径为646.5 nm的光滑均匀纳米纤维构成,并在盐酸和氨水环境中具有明显的颜色响应。猪肉4℃贮藏实验中,第4 d的A/Z纳米纤维膜的猪肉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nitrogen,TVB-N)含量达到21.9 mg/100 g,达到腐败阈值,并且其色差与猪肉TVB-N含量具有显著关联(r2=0.9652)。结论 A/Z纳米纤维膜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通过色差变化监测肉制品新鲜度的智能标签,为实现绿色、环保和安全地监测肉类新鲜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