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4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某机型机翼后梁内段属于大型非对称截面长梁零件,需经热处理达到最终使用状态。在Abaqus中分别对机翼后梁内段的模锻态、粗加工态、终加工态进行了固溶、时效处理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经925℃保温50 min油冷至室温的固溶处理后,3种状态的最大畸变绝对值分别为2.6、22.5、15.0 mm;经540℃保温120 min空冷至室温的时效处理后,3种状态的畸变量分别为1.7、10.3、4.6 mm。模锻态下进行热处理具有最小畸变量,工艺风险最低且可控;非对称截面的长梁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在热处理前应设计为对称截面形状,或增加相反方向的非对称结构,可以控制热处理畸变。  相似文献   
2.
以北冰红山葡萄为原料,进行了冰葡萄酒酿造研究实验,旨在初步确定北冰红山葡萄冰葡萄酒酿造工艺,为山葡萄冰酒的开发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温度控制为13~15℃,经过25~30 d后原汁完成酒精发酵,原酒理化及感官指标均满足优质冰酒要求,感官品评总分96.75分。结果证明,北冰红山葡萄是一种理想的冰葡萄酒酿造原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体氧氮共渗方法,在610℃×2 h的条件下对10MoWNbV钢进行氧氮共渗处理。研究了处理后样品表面渗层的形貌、结构、显微硬度分布、抗拉强度、磨损特性和抗5%中性盐雾腐蚀特性。结果表明,试验钢经610℃×2 h氧氮共渗,渗层总厚度达到0.1 mm,在渗层的表面具有20μm左右的均匀致密的化合物层和50μm左右具有纤维状的扩散层,表面渗层中主要物相为Fe3N和Fe2O3以及少量的Fe2V3,渗层硬度最高处达710 HV0.05,与未共渗处理相比,表面耐磨性和抗蚀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山葡萄品种公主白(白色)和北冰红(红色)晚采果实为原料,利用混酿法分别压榨进行清汁低温发酵,原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澄清、稳定酿造桃红山葡萄酒,旨在丰富山葡萄酒产品结构、拓宽桃红葡萄酒酿造思路,建立新的完善的桃红葡萄酒生产工艺路线。结果表明,温度控制在11℃~12℃,酒精发酵可平稳进行;原酒混合以北冰红加入公主白进行色度调整,加入了在8%~12%之间,色度为1.22~1.698时感官指标达到最优,感官品评总分为94.6分。结论:混酿法酿造桃红葡萄酒香气的优雅度和复杂性可明显增加,色度更容易控制,操作更便捷、更灵活。  相似文献   
5.
李海升  刘坤  李文亚  吴东  颜华 《材料保护》2022,55(1):22-26+57
为推动冷喷涂技术在航空防护涂层领域的应用,采用氮气冷喷涂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CuNiIn涂层,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微动磨损试验机对涂层宏/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微动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靠近基体,涂层致密性越好,整体涂层孔隙率约为2.8%,涂层微观组织较粉末原始组织有一定细化;涂层硬度值自基体向表面沿厚度方向有增大的趋势,靠近基体一侧硬度平均值为274 HV2N,靠近表面的涂层硬度稳定在300 HV2N左右;微动位移较小时,涂层失效机制主要是黏着磨损,磨损形貌为椭圆形,微动位移较大时,以磨粒磨损为主,磨损形貌接近圆形。  相似文献   
6.
对经不同浓度的4种澄清剂进口皂土、国产皂土、蛋清粉和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处理后的山葡萄北冰红冰葡萄酒进行浊度、沉淀量、色度、总酚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分析,旨在探明不同浓度的4种澄清剂对山葡萄北冰红冰葡萄酒澄清效果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使用蛋清粉和PVPP对北冰红冰葡萄酒澄清没有明显效果,1000 mg/L进口皂土和600mg/L国产皂土对北冰红冰葡萄酒澄清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某厂生产的45Mn2螺栓进行拉伸实验时出现非正常断裂,采用宏观断口分析、金相分析等方法对断裂螺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正常断口的形成是螺栓在拉伸前螺纹根部就存在裂纹.螺栓根部长的裂纹是淬火中形成的,在冷挤压螺栓时螺纹根部就形成微裂纹,这些微裂纹淬火时成为根部淬火裂纹形成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8.
12Cr1MoV管道钢气体氧氮共渗后表面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体氧氮共渗的方法,对12Cr1MoV钢进行600℃×2h的氧氮共渗处理;研究了处理后样品表面渗层的形貌、结构、显微硬度分布及抗5%中性盐雾腐蚀特性.结果表明:经600℃×2h氧氮共渗,渗层总厚度达0.06mm,在渗层表面具有15μm左右的均匀致密的白亮层,渗层的主要组成为Fe3N和Fe2O3,在最表面还含有少量的Cr2O4和V2O3,渗层中硬度最高达560HV0.05,与原材料相比抗蚀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