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6篇
轻工业   5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杏采后易受病原菌侵染,本研究通过对采后贮藏期间‘金太阳杏’和‘胭脂杏’果实发病部位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将纯化后的菌株回接到相应品种的健康果实上,出现与分离发病果实相同的病症,经形态学特征分析、真菌r 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从杏果实共分离到5株病原菌。从‘金太阳杏’分离到3株病原真菌,其中325#为甜樱间座壳菌(Diaporthe eres),327#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328#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从‘胭脂杏’果实分离得到两株病原真菌,分别为326#椭圆葡萄孢菌(Botrytis elliptica)和331#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D. eres、B. dothidea、A. pullulans和B. elliptica为杏果实上未见文献报道的病原真菌,而B. cinerea未有发现侵染‘胭脂杏’的报道,研究结果旨在为杏果实的生物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桃果实采后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转接法分离桃果实采后病原真菌,经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rDNA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对相关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生病害的桃果实分离到2株病原菌,经鉴定分别为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结论:通过对ITS rDNA序列的相关分析,对分离自采后贮藏果实中的病原真菌进行有效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4.
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病的八月脆桃果实(Amygdalus persica cv.Bayuecui)中分离到1株真菌菌株074#.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观察以及核糖体ITS rDNA序列分析,证明菌株074#为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elliptica).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桃果实为灰葡萄孢霉菌的寄主.通过Biolog FFMicroPlate分析该病原菌对95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Botrytis elliptica代谢指纹图谱为最适碳源包括D-果糖、蔗糖、L-苹果酸、琥珀酸、D-葡萄糖酸、L-天门冬氨酸、L-丝氨酸、腺苷、5'-磷酸腺苷等26种,可利用碳源14种,不可利用碳源55种.  相似文献   
5.
王郅媛  姚婷  范雅为  张燕  王友升 《食品科学》2018,39(20):112-118
从采后贮藏期间自然发病的华莱士瓜上分离到12 株丝状真菌,将分离菌经纯化后回接到健康无损的华莱士瓜上,发病特征与分离发病果实一致,确定其为华莱士瓜的病原菌。结合形态学观察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1 株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1?株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2 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 ex Wallr.)真菌、3 株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li ex Fr.)真菌和5 株镰刀属(Fusarium LK. ex Fr.)真菌。其中,黑附球菌(E. nigrum)为甜瓜中首次发现的病原菌,而草酸青霉菌(P. oxalicum)、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泡盛曲霉菌(Aspergillus awamori)、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轮状镰刀菌(F. verticillioides)和燕麦镰刀菌(F. avenaceum)分别为甜瓜上分离到的青霉属、链格孢属、曲霉属和镰刀属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6.
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病的草莓、蓝莓和樱桃果实中分离到3株丝状真菌138#、233#和366#。综合形态学特征观察与ITS区r DNA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3株真菌均为葡萄孢属病原菌(Botrytis)。分子鉴定进化树和碳源代谢聚类分析结果,都得到菌株138#与366#在一个大的分支上,而菌株233#在一个分支上。菌株138#鉴定结果与Botrytis cinerea(KJ937044.1)在同一分支上亲缘性达100%,且与366#亲缘性达99%;菌株233#鉴定结果与Botrytis elliptica(EU519207.1)在同一分支上且亲缘性达100%。95种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分析的结果表明,3株葡萄孢属病原菌对吐温80、N-乙酰-D-半乳糖胺、N-乙酰-D-葡萄糖胺和苦杏仁苷等67种碳源的代谢能力相同,包括56种最适碳源、1种可利用碳源和10种不可利用碳源,Biolog系统中鉴定出3株丝状真菌均与B.cinerea Pers.BGA相近,其中菌株233#与B.cinerea的代谢指纹图谱最为相近。  相似文献   
7.
王友升  陈玉娟  张燕 《食品科学》2012,33(13):235-239
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病的“安哥诺”(Prunus angeleno)和“黑琥珀”(Prunus salicina cv. Black amber) 李果实中分离到4株丝状病原真菌。通过对病原菌株形态学特征观察以及核糖体rDNA ITS序列系统分析,确定菌株059#为串珠状赤霉(Gibberella moniliformis)、菌株067#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087#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以及菌株088#为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进一步利用Biolog FF MicroPlate分析病原菌对95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这4种病原菌的最适碳源皆在77种以上,且共同的最适碳源包括D-果糖、D-葡萄糖、蔗糖、山梨糖醇、苹果酸和柠檬酸等45种。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4种采后熏蒸处理对李果实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显著降低18d贮藏期后李果实腐烂率、总酚、总黄酮、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相比而言,1-甲基环丙烯(1-MCP)显著提高李果实花青素、总酚与总黄酮含量,百里酚与乙醇则提高果肉a*值、色度角及色泽比;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李果实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效应;偏最小二乘与通径分析表明,腐烂率与果肉a*值呈现正相关性效应,果肉色度角与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鲜切果蔬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新型食品,具有新鲜、营养、方便、无公害等特点。本文根据鲜切果蔬的加工特性,研究了其在生产流程中的潜在危害,并对国内外有关鲜切果蔬质量安全的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3株不同来源的酵母拮抗菌(Crytococcus laurentii)001#、010#和012#的种间亲缘关系、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中的不同碳源物质代谢指纹图谱以及对于不同果蔬的侵染病原菌的生防效力。结果表明:亲缘关系相近的菌株001#和010#间的碳源代谢指纹图谱中存在43种相同的最适碳源和13种相同的可利用碳源,菌株012#则与001#和010#利用碳源情况差异性较大,但是它们分别在梨、油桃和芦笋果实上的生防效力却有一些差别,这可能与不同菌株所特异利用的碳源种类以及果蔬中含有的特异的碳源种类和含量有关。发现不同果实的碳源成分和比例引起的拮抗菌生防效果差异的现象,并揭示亲缘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菌株的碳源代谢特征表现出来,为酵母拮抗菌在生防效力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