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苯并[a]芘风险控制技术。本文以传统生产工艺的压榨原油、脱色油、成品油和浸提毛油为研究对象,除压力外,模拟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的精炼工艺流程工况,设计了苯并[a]芘风险控制技术实施方案,并用苯并[a]芘残留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4种试验油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苯并[a]芘,尤以压榨原油含量最高。常规脱色工艺不致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增加,而高温脱臭工艺则会使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显著增加。脱色工艺中用传统的5%活性白土与0.5%硅藻土分别处理均不能去除苯并[a]芘。用1%活性炭与助滤剂硅藻土配伍去除苯并[a]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茶油是中国特有木本油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但加工过程产生的多环芳烃(PAHs)会影响茶油质量。分别对采用低温压榨、高温压榨、溶剂浸出、超临界CO2萃取和水酶法5种制备工艺生产的毛油中15种PAHs组成与含量进行研究,并对无PAHs的茶油(0.1μg/kg)进行不同温度的模拟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压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酶法生产的茶油中PAHs含量甚微,高温压榨和溶剂浸出法生产的茶油中有部分PAHs检出,并超出相关中国或国际标准限量要求;随着模拟处理温度的升高,茶油中PAHs检出种类、含量呈上升趋势。茶油加工工艺与PAHs组成、含量之间具有相关性,高温是导致茶油中PAHs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红花山茶油是具有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丰富活性物质的特有茶油品种。采集浙江代表性红花山茶籽11种,分析出仁率和籽仁常规营养指标等原料性状,并通过超临界CO_2法萃取山茶油进行脂肪酸组成以及活性物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干基籽仁粗脂肪为57.31%~68.78%,粗蛋白6.92%~10.64%,总糖质量分数20.41%~28.90%;超临界萃取红花山茶油的油酸质量分数为81.93%~84.42%,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87.81%~89.88%,α-维生素E为36.23~58.46 mg/100 g、角鲨烯为16.80~53.56 mg/100 g、茶多酚为43.44~76.76μg/g、茶皂素为2.36~4.86 mg/g。浙江红花山茶籽仁粗脂肪均值,油中油酸质量分数和茶多酚含量均高于普通山茶油,其中油酸质量分数优于其他品种红花山茶油;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浙江红花山茶籽性状、油品质指标得到最优的采样地均为常山县芳村镇。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陕速检测玉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水(4∶1.v/v)浸提,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光化学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AFB1在2.5-150μ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2=0.9998,检测限为1.0μg/kg,平均回收率为84.0%-96.3%,RSD范围为0.7%-2.5%。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重复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大批次玉米及玉米粉制品中AFB1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硅酸镁在油茶籽油简炼工艺中的应用。方法采集需精炼的原油为研究对象,添加其质量的1.5%和3.0%硅酸镁搅拌混合,再加入0.2‰的水,抽真空条件下升温到110~120℃, 10 min后冷却,过滤并测试试样色泽、酸价、过氧化值和苯并(a)芘等品质指标。结果经过硅酸镁处理的试样,其理化和食品安全指标均符合油茶籽油国家标准要求。结论利用硅酸镁强吸附特性在适宜条件下可简化油茶籽油精炼工艺,达到降本减耗、安全达标的炼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油茶籽油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该方法检测,15种PAHs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 0,检出限在0.05~0.20 μg/k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8.21%~95.64%范围内,标准偏差(SD)为1.39%~4.55%。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高效的特点,适合大批次油茶籽油中PAHs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分析当前施肥存在问题及肥效,介绍多元素配方有机肥的开发依据和配方技术,以及该肥料的特点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当前市场中的PET、PP、PE 3种塑包材质包装的山茶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PAEs)残留进行监测,了解市售山茶油中增塑剂残留状况与危害水平,为山茶油安全包装提供技术依据。方法模拟商品货架的摆放条件12个月,应用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茶油中的PAEs迁移水平进行定期监测。结果山茶油中存在着微量的PAEs,其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结论在山茶油品质保持期内,以上3种塑包材质包装的山茶油中的PAEs特定迁移量均低于国家卫生部的限量规定,正常生产条件下山茶油加工企业引用上述塑包材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该文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油茶籽油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并研究了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测限在0.10~0.90 mg/kg之间,平均回收率在84.3%~109.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86%~9.21%。另外,储存温度越高,储存时间越长,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特定迁移量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凝胶渗透色谱进行样品前处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样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苯并(a)芘在0~20μg/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是0.9998,植物油样品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kg,加标回收率为88.3%~94.4%,相对标准偏差为2.3%~4.9%。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对5种不同浓度质控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均获得满意结果,说明本方法适用于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