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6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介绍了这种体系的基本构件及节点的做法,并对其计算方法做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发芽的大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豆浆,可以使大豆的维生素成分起改良作用,同时能将大豆豆腥味大量除去,可改良风味。在此基础上,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分别活化后,并在不同比例的牛奶和豆乳培养基中进行菌种驯化,最终使菌种适应豆乳的发酵环境,从而制成营养丰富酸甜适中的凝固型酸豆奶。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下移动平台(AUVs)直接序列扩频(DSSS)水声通信过程中大多普勒时变带来的频偏及载波相位跳变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组合差分扩频通信方法。该方法设计一种2维组合差分(TCD)扩频帧结构,接收端通过对重复码时域加窗相关实现时变多普勒粗估计;接收端提出一种频率压缩-能量接收器(FC-ED),通过采用能量检测接收器提高接收端处理多普勒容限,使用频率压缩法多频点压缩处理进一步提高系统鲁棒性,实现扩频码识别映射解码;最后提出一种组合差分算法,实现2维组合扩频间的极性差分解码,在能量接收映射解码基础上引入极性调制,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经理论及仿真试验分析,该方法具备一定的抗时变多普勒能力,在恒加速度相对运动–8 dB信噪比条件下误码率小于10–2。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油墨粘度测量与控制的原理,以及利用单片机如何实现油墨机粘度计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结构框图。  相似文献   
5.
首先简单介绍了一些高速数据采集方法的优缺点。然后简单介绍了ATMEL公司生产的32位ARMRISC处理器AT91SAM7S64的结构与特点,并利用AT91SAM7S64的ADC和PDC实现90E卷接机组中CIS(烟支检测系统)的高速数据采集。给出了硬件连接图与相关的程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简支梁承受多个荷载组合下,根据叠加理论,运用计算机编程工具,对构件的内力图进行求解,进行简支梁截面设计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节水农业发展之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节水农业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说明了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方向。认为在我国目前发展节水农业中应加快技术与制度革新,以促使我国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霉在腐乳的酿造过程时对腐乳的独特的风味的形成起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腐乳产品风味,既提高鲜味又降低苦味,从根本上是要解决高蛋白酶系生成及端肽酶产率的问题。本实验通过复合诱变的方法确定一种高产酶系,并端肽酶系含量较高的菌株,通过复合诱变(Co60、紫外)克服单一诱变的缺点,同一诱变因子的重复作用效果不明显,多种诱变因子共同作用效果最好,使菌株产氨基酸的能力提高22%,确定了诱变的辐射剂量在8万伦琴,紫外诱变时间60s为最佳条件。优选出产端肽酶高的菌株,经过诱变,通过新菌种及生产条件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又提高30%。确定培养适宜温度为28℃,较佳培养时间48h,最佳起始pH7.2,接菌量10%的培养条件下产蛋白酶活最高,发酵产氨基酸含量也最高,即端肽酶活力最高。由于受腐乳产品自身特点限制,食盐及乙醇的浓度分别设定在6%和4%,为发酵最佳条件。发酵后腐乳产品风味有了明显的改善,鲜味提高、苦味降低。对于生产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尤其对提高腐乳这一传统食品的营养效价更具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工程项目风险会干扰或引起的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费用控制目标不能实现,介绍了工程项目风险的来源,研究了工程项目风险的构成,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总结了采用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措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从含酒石酸的环境中分离得到10株可降解酒石酸的菌株,通过测定各菌株对酒石酸的降解率,从中筛选得到一株降解率高达70%的菌株,命名为F1。依据微生物学分类鉴定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经毒素检测和动物毒性实验未见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