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5年生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材,在花前10d和花后15d,通过不同的激素组合、浓度配比对其果穗喷施处理,研究了不同激素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施GA3、NAA+GA3、6-BA+GA3条件下,随着激素浓度的提高,果实粒重、穗重和产量也逐渐增大;果实品质逐渐降低,Vp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果实硬度逐渐升高。由试验看出,NAA+GA3配此浓度为(10+25)mg/L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选取有代表性的果园,按不同品种、不同树龄和挂果量多少分别进行测产.首先将植株分为初生初产园(3~4年)、盛产期(4~5年)和成年期(5年以上)3个类型,再按挂果量多少分为多、中、少三个等级分别调查植株数量,并算出各占调查株数的百分比,然后分别用其百分比乘以该园的结果总株数,即为该园各类(多、中、少)挂果量的结果株数;各类挂果量的平均株产分别乘以该类结果株数,即为该园该类果树的产量,多、中、少这三类树产量之和即为该园的总产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3414"施肥配比处理,研究了干旱区戈壁地不同施肥配比对干旱区戈壁地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有利于葡萄产量的增加,但延迟果实成熟;而P、K肥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并能促进果实提早成熟.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回归方程以及N、P2O5、K2O肥和葡萄价格计算,滴灌葡萄化肥的最佳施用量,N肥为13.8kg/667m2,P2O5肥为8.0kg/667m2,K2O肥为8.4kg/667m2.最高产量施肥量,N肥为14.6kg/667m2,P2O5肥为8.3kg/667m2,K2O肥为9.4kg/667m2.滴灌葡萄N、P2O5、K2O肥的最佳追肥配合比例为N:P2O5:K2O=1:0.58:0.61.  相似文献   
4.
以5年生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材,在花前10d和花后15d,通过不同的激素组合、浓度配比对其果穗喷施处理,研究了不同激素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施GA3、NAA+GA3、6-BA+GA3条件下,随着激素浓度的提高,果实粒重、穗重和产量也逐渐增大;果实品质逐渐降低,即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果实硬度逐渐升高。由试验看出,NAA+GA3配比浓度为(10+25)mg/L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新疆北坡经济带属于干旱荒漠地区,光照丰富,太阳辐射量高,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为5~7℃,年均日照2828~3001h,年降水量100~250mm,蒸发量246mm,有效积温3000~3600℃,无霜期145~165d,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2~14℃,8~9)1份平均气温日较差达18℃以上,是国内栽培葡萄的最佳区域之一。2008年,红地球栽培面积已达2667hm2,现将其优质丰产集约化栽培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疆北坡经济带属于干旱荒漠地区,光照丰富,太阳辐射量高,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为5~7℃,年均日照2828~3001h,年降水量100~250mm,蒸发量246mm,有效积温3000~3600℃,无霜期145~165d,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2~14℃,8~9月份平均气温日较差达18℃以上,是国内栽培葡萄的最佳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7.
葡萄根区土壤养分对葡萄品质和产量有直接影响,为了解新疆兵团鲜食葡萄产区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在具有代表性的7个师的葡萄园0~60 cm土层土样采集,测定pH值、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为葡萄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葡萄产区根区土壤pH值整体偏高,平均值为8.27;有机质含量总体处于低水平,平均值为16.28 g/kg;水解性氮含量处于低及以下水平,平均值为66.95 g/kg;有效磷含量处于高水平,平均值为31.71 mg/kg;速效钾含量处于高及以上水平,平均值为161.56 mg/kg。整体来看,兵团垦区鲜食葡萄园土壤肥力整体状况较好,0~60 cm土层p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腐殖酸肥、种植绿肥及养殖蚯蚓等措施可进一步提升葡萄园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兵团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栽培模式、经营现状、区域布局、品种、社会组织化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兵团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劣势,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及建议。调研提出兵团今后需进一步加大种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完善销售体系和品牌建设;其次,多元化投资推进兵团适宜垦区标准化葡萄生产基地建设,优化葡萄栽培结构,面积适度增加,调整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比例。另外,鲜食品种选择方面主要考虑大粒、无核、优质、有香味、耐贮运品种。  相似文献   
9.
葡萄是新疆主要的特色果树,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于2009-2010年连续两年,对戈壁地克瑞森无核葡萄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氮增加了葡萄果实的纵横径、单果质量和产量;施磷对果实纵横径无显著影响,但增加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施钾对产量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该试验条件下,施氮对增产效果最好,磷肥、钾肥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结合当地葡萄生产实际,确定最佳氮磷钾施肥推荐用量分别为:N138.47 kg/hm2,P2O5 72.97 kg/hm2,K2O 78.83 kg/hm2,由此得出最佳产量为10516.2 kg/hm2.  相似文献   
10.
果实套袋是一种通过阻隔果皮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而免受刺激和损伤的物理保护方法。套袋能使葡萄果面干净,果粉完整;有效预防果锈发生,减少病虫果率,降低农药残留和裂果率;营造不同的光、温、热微环境,改善果皮着色,有利于提升葡萄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同时,套袋容易导致葡萄日灼的发生,因此需要根据地域、树种等确定适宜的果袋种类和颜色。本文从套袋对微域环境、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及机理进行分析,特别是套袋对果皮结构、着色、日灼发生及风味物质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未来葡萄套袋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葡萄套袋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