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6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牛樟芝固态发酵产antroquinonol的能力,以不同谷物作为牛樟芝固态发酵基质,并对其高产antroquinonol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对发酵时间、初始含水量、接种量、外加氮源等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用Design-Expert方法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固态基质为小米,接种量为21%,培养25 d,大豆水解液添加量为82. 4 mL/L,初始含水量为41%,antroquinonol产量为1 340. 7 mg/kg,是未优化前产量(325. 0mg/kg)的4. 1倍。该研究为牛樟芝固态发酵产活性物质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60Co辐照对原本具有桔霉素生产能力的红曲菌9908进行诱变,筛选得到1株不产桔霉素的菌株,命名为红曲菌9908A,32℃培养6d,色价高于1300U/g。分别采用YES、MSG液态培养和固态培养方式,对该菌株是否产桔霉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这3种培养方式下,该菌株均不产桔霉素。在实验室基础上对该菌株产色素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装料量50g、初始加水量60mL、拌料水初始pH5.0、ZnSO4浓度0.2%,优化后的色价维持在2000U/g左右。红曲米中未测出桔霉素。  相似文献   
3.
直接发酵法与酶转化法生产L—苹果酸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目前国内正在研究及已经中试或小批量生产L-苹果酸的酶转化法和直接发酵法在菌种积累L-苹果酸的机理,生产原料及成本估算,生产工艺,产品纯度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对比。利用山芋粉或工业淀粉为原料直接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工艺路线,由于生产成本低,产酸较高,发酵液中含延胡索酸少,可利用国内现有的发酵设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今后将在我国的L-苹果酸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红曲桔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红曲桔霉素的方法进行优化 ,比较不同色谱柱及流动相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采用色谱柱ZORBAXEclipseXDB C1 8( 5 μm ,2 5 0mm× 4 6mm) ,流动相组成为V(乙腈 )∶V(水 ) ( pH2 5 ) =35∶65。在优化条件下分离到的桔霉素色谱图经质谱鉴定为单一组分。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绘制了标准曲线 ,低浓度标准样品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 ,R2 =0 9997。标准桔霉素HPLC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 0 0 5mg/L  相似文献   
5.
生姜蛋白酶酶活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姜蛋白酶的酶活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鲜姜块与冷缓冲液以1∶4(w/v)的比例制备匀浆,过滤后滤液用乙醇沉淀法处理得到粗酶粉;在酪蛋白溶液浓度为1%,反应温度为50℃,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6.0)浓度为0.05mol/L的条件下反应4min,加2mL三氯乙酸(0.4mol/L)终止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产物酪氨酸的含量。在上述条件下,酶活力达到135U/mg蛋白。该方法RSD=1.397%,重复性较好,可以作为生姜蛋白酶酶活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低桔霉素红曲色素液态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源、氮源和Mg2+对高产色素低桔霉素红曲霉M onascus sp.sjs-3产色素和桔霉素的影响,确定了液态发酵最优培养基为玉米淀粉50g/L,大豆3g/L,ZnSO·47H2O0.5g/L,CaCl20.1g/L,K2H PO45g/L,K H2PO45g/L,M nSO4·H2O0.3g/L,FeSO·47H2O0.01g/L,发酵192h时,菌体色素产量达到最高,胞内的红色价为173U/mL,未检出桔霉素。  相似文献   
7.
无桔霉素高比例开环式莫纳可林K红曲产品的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筛选得到 1株不产桔霉素 ,高产开环式莫纳可林K的红曲霉 990 1菌 ,该菌固态发酵红曲米中莫纳可林K的含量最高可达 1 1 0 0 0mg/kg。红曲产品中开环式莫纳可林K的比例为 70 %~90 %。该菌在酵母提取物和蔗糖培养基及谷氨酸钠及葡萄糖为主的培养基的培养液中均未测出桔霉素。液态及固态发酵红曲产品也未测出桔霉素 ,初步表明该菌株没有桔霉素生物合成能力。固态发酵过程中 ,宜采取先 3 0℃后 2 6℃的变温控制模式 ;物料初始水分含量宜控制在 65 %左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溶壁微球菌培养基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优化.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酵母膏,最近无机盐是MnSO4;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60 g麦芽糖,13 g蛋白胨,8 g酵母膏,1 g MnSO4,5 g NaCl,2 g NaH2 PO4·2H2O,2 g K2HPO4·3H2O,0.5 g MgSO4·7H2O,0.5 g CaCl2,1 000 mL水.从该菌株发酵过程曲线发现,该菌株大量产酶期在12-14 h.摇瓶发酵最适初始pH值为7.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25mL,接种体积分数为5%,培养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9.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能分泌碱性高温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属菌株。用质粒pTB522作载体,该淀粉酶基因(amyA)被克隆并在枯草芽孢杆菌ANA-1中得到表达。又通过亚克隆,得到含酶基因的更小重组质粒pTBX32(14.6kb)。携带该重组质粒的枯草芽孢杆菌ANA-1分泌的淀粉酶的特性与供体菌的相同。该酶作用最佳pH为8.5、最适温度为75℃,但在65℃,pH8.5条件下处理1h,该酶活性不降低。通过硫铵沉淀、热处理、DEAE——纤维素色谱和亲和色谱等分离技术,从培养液中部分纯化了该酶,其分子量估计为56000。  相似文献   
10.
该实验旨在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红曲黄色素的产量。该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了1株产黄色素的菌株sjs-6,以此为试验菌株,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Mg 2+添加量、初始pH、培养温度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液质联用、核磁共振检测该红曲黄色素中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当麦芽糖80 g/L,(NH 4)2SO 410 g/L,MgSO 41.0 g/L,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30℃下恒温培养时黄色素的色价最高,可达508.61 U/mL,是未优化前的1.52倍。经分析鉴定,该红曲黄色素中的主要成分为红曲素Monascin,纯度为97%。该研究为天然红曲黄色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