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8篇
轻工业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芭蕉芋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合成芭蕉芋交联淀粉的最优工艺,并通过FTIR、SEM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芭蕉芋交联淀粉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芭蕉芋淀粉10 g、 ECH用量为0.9 mL、Na OH用量为4.4 mL、温度39℃、时间4 h。FTIR表明芭蕉芋淀粉分子之间成功交联。SEM表明交联反应使原淀粉的颗粒形态发生变化,呈现一定的交联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野菊花黄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对野菊花黄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以pH值为 5 0的体积分数 99 7%的无水乙醇为浸提剂 ,按每克野菊花粉加浸提剂 10mL的比例投料 ,在温度 60℃下 ,浸提时间为 5h  相似文献   
3.
刘刚磊  邱业先 《广州化工》2011,39(12):84-87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一株名为J-3的奥默柯达菌进行产絮凝剂最佳培养条件的优化。通过试验得出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接种量为8%,装液量为60 mL,摇床速度为200 r/min,初始pH为6,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66 h,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硫酸铵。最佳培养条件下奥默柯达菌絮凝剂的产量为2.15 g/L,成本为0.188元/L。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麻栎叶β-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麻栎叶的最适干燥温度为80℃,宜避光保存,可选用体积比为6∶4的石油醚乙醇混合溶液为浸提剂;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提取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影响大小次序为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即原料粒度为80~60目、料液比为1∶50(m∶V)、浸提温度为55℃、浸提时间为1.5h,浸提2次,可以达到很好的浸提效果,β-胡萝卜素抽出率为93.3%。  相似文献   
5.
叶蛋白酶促水解物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荣  邱业先 《食品科学》2002,23(6):100-102
本文通过木瓜蛋白酶对叶蛋白的酶促水解作用来改善叶蛋白功能方面的缺陷,并通过游离氨基酸的测定与实验动物的生长代谢试验来评价其营养价值,研究表明:酶解产生多肽的同时大量的游离氨基酸被释放出来,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这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提高;大鼠的生长代谢试验表明:叶蛋白多肽的各项营养指标与未水解的叶蛋白相比有明显差异,并接近酪蛋白。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分离技术、吸磷实验、生理生化实验,研究了稳定运行期,改进A2/O工艺中聚磷菌优势菌种的变化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稳定工况下,活性污泥中聚磷菌分别为假单胞菌属、莫拉氏菌属、气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链球菌属、微球菌属,随着泥龄的变化,优势菌属也在变化,工艺磷的去除率与聚磷菌的数目和优势菌种有密切关系。②当泥龄为10d时,气单胞菌属成为反应器中的优势菌属,其占聚磷菌总数的39.7%,聚磷菌占整个反应器活菌数65.5%,在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同时作用下使工艺磷的去除率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7.
郭圣茂  杜天真  邱业先  彭仁  赖晓莲 《精细化工》2006,23(9):887-890,899
为探索新的植物蛋白酶,采用改进的Kun it蛋白酶活性测定法,对分属61科的190种亚热带植物叶中的蛋白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蛋白酶活性低于1 000 U/g的植物有133种,介于1 000~2 000 U/g的植物有43种,高于2 000 U/g的植物有14种;在61科植物中,以槭树科和壳斗科植物叶中的蛋白酶活性较高;叶中蛋白酶活性最高的植物是元宝槭和红果罗浮槭,叶中蛋白酶活性分别为5 228 U/g和5 092 U/g,与菠萝果的蛋白酶活性(6 184 U/g)较为接近,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发酵猪血优良菌株A32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个体屠宰场土壤中分离到发酵猪血优良菌株A32,为了进一步提高A32菌株发酵猪血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确定了A32最优培养基配方:豆粕粉2%、玉米粉3%、0.4mmol/LMn2+、Na2HPO4·12H2O0.4%、KH2PO40.03%、Na2CO30.01%、pH7.2;同时还研究了培养时间、摇瓶转速、接种量、温度对产酶的影响,试验表明培养时间48h,接种量3%、温度30℃组合有利于蛋白酶的产生,摇瓶转速190r/min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稻草水解液中的糖在乙腈-水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首先重点考察了双水相的形成,分析了乙腈与稻草水解浓缩液的体积比和温度等对糖的分配系数影响。乙腈体积分数低于50%时不能形成双水相。当V乙腈:V样品等于2或者3时,在25℃下实验,上层富含乙腈相中有葡萄糖、还原糖以及多糖同时存在,特别是当V乙腈:V样品等于3时,81.56%的葡萄糖提取到乙腈相中。在0℃下实验,上层富含乙腈相中都只检测到多糖。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分离纯化大豆荚壳异黄酮的最佳树脂型号及最佳工艺。通过静态吸附、动态吸附与解吸相结合的方法,以大豆荚壳异黄酮吸附量、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综合评判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HPD100树脂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优吸附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6 mg/mL,上样pH 4.1,上样流速为1.5 mL/min。最优洗脱条件为:6 BV,80%的乙醇溶液,洗脱流速为0.5 mL/min,精制后异黄酮的质量分数由原来的2.56%提高到60.7%。采用此工艺精制大豆荚壳异黄酮,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