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并分析生产浓香型菜籽油的技术,探讨了影响浓香型菜籽油的香味因素,最后对浓香型菜籽油精炼脱胶新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提高浓香型菜籽油生产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浓香型菜籽油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食用油的市场竞争力和油脂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精炼厂进行技术改造和维修,采取适度精炼,尽可能多地保存活性物质(如甾醇、维生素E),控制反式酸增量在0.8%以内,控制缩水甘油酯含量(≤50 mg/kg)、3-氯丙醇酯含量(≤2μg/kg),是降低生产成本、辅料消耗,提高油脂质量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而经过低温压榨取油后的豆粕是生产植物蛋白的重要原料。本文对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原理及特性、组织蛋白拉丝蛋白加工方法以及组织蛋白的种类应用进行了介绍,其中详细介绍了挤压膨化法加工组织蛋白的工艺流程及生产过程中原料、设备、工艺参数等对组织蛋白结构、弹性、吸水性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组织蛋白在仿真肉上应用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米糠营养性和脂肪酶的活性,如何测试脂肪酶活性,推广规模型米糠稳定化技术,如何评价米糠稳定化指标,开发高伴随物的米糠油和米糠的功能性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及功能性改性进行了介绍。从原料豆粕的处理及质量要求出发,详细介绍了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工艺及相关指标要求,应注意的问题;从环保和食品安全方面考虑,选择物理改性,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功能性改性,并对其工艺及设备进行了介绍,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我国生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醇提工艺基本相同,但使用的浸出器和脱溶设备不同。通过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功能性改性,针对不同产品的用途对生产过程进行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可分别生产出食用级和饲用级大豆浓缩蛋白。为大豆蛋白的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提取油脂的过程中,由于磷脂等类脂类物质进入油脂,而造成精炼车间的精炼成本升高,一级油得率降低,通过控制浸出毛油的含磷量可改善此问题。分析了磷脂在大豆中的存在形式及生产过程中影响大豆磷脂组分和结构的因素,旨在探索如何减少浸出大豆毛油的含磷量,提高一级油的精炼得率,降低精炼成本。  相似文献   
7.
铁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之一,虽只占人体体重的0.006%,即成人含铁约4.0g左右,但极为重要。人体内的铁都与蛋白质结合,无游离态。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许多酶的构成成分,成人体内的总铁量为4~5g,其中72%的铁结合在能携带氧分子的血红蛋白和运铁蛋白(血浆)中,以血液形式流经全身;3%以肌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又叫功能铁;其余则为储备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骨髓、骨骼肌、肠粘膜、肾等组织中。铁在体内可反复利用,健康成人每日只需吸收1mg以上的铁即可满足机体需要。一、铁的生理功能(一)造血和输氧铁对人体健康的重…  相似文献   
8.
玉米油因其营养价值高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污染带来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也是当前关注的焦点。随着真菌毒素新的阻控技术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的真菌毒素控制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结合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特征和迁移变化规律,系统归纳了污染玉米油的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和污染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限量标准,并结合玉米油的加工技术工艺特点,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的去除技术工艺。旨在为我国玉米油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阻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