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8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鄱阳湖流域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水环境是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鄱阳湖流域农村水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重点包括了人工湿地、沟塘和生态沟渠工程措施.在工程措施的基础上,提出管理措施,为保障鄱阳湖"一湖清水下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西省水土保持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本文基于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水利普查和动态监测等资料,定量阐述了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探析了其人为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现有(2021 年)水土流失面积23 326.1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96%,相较于1987 年减少22 826.87 km2,减幅为49.46%。2021 年全省设区市中度和强烈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前三为赣州市、九江市和抚州市,分别占其土地总面积的1.54%、1.25%、0.89%,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强化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创新、依法严格监管人为水土流失、系统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江西省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向好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鄱阳湖流域农村水环境整治认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农村水环境尽管较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水污染现象;农村生活用水得到保障,但农业灌溉用水还有一定程度短缺;农村居民在水环境整治、节约用水和支持农村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上的认知度较高,并对目前的水环境整治工程较为满意。总之,在鄱阳湖流域进行农村水环境治理很有必要并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为下一步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河长制背景下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流域综合管理是以流域为单元,以生态为基础,在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共同参与下,应用行政、市场、法律手段,对流域内资源全面实行协调的、有计划的、可持续的管理。2011年9月7日,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管理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流域综合管理步入法治时代。2016年11月28日,中共  相似文献   
5.
江西具有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典型区域特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示范区,江西省依托地貌类型系统构建山林生态区、林田生态区、田园生态区、河湖生态区四个类型区的"绿、橙、黄、蓝"四道防线,提出水生态建设科技支撑,对进一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可为长江大保护提供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评价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评价模型,对2010~2014年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权重分别为0.121 9、0.263 3、0.056 9、0.557 9;2010~2014年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723、0.732、0.731、0.710、0.682,评价等级均为良,2011~2014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表明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在退化;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是影响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的因素,其中调节服务功能状况既是影响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的最主要因素,又是导致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受湖泊天然调洪能力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影响。研究结果为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水资源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江西省降雨量、水资源量、径流量、水质百分比和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特征分析,采用一次线性回归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水资源变化趋势及其显著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合理布设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点,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开展监测点布局优化研究,结合相对偏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开展布局优化合理性分析,提出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方案,在布设流域综合治理监测点时,在河流干流上中下游分别布设2个监测点,较大的支流在上游和下游分别布设1个监测点,较小的河流则在入干流处布设1个监测点。结果表明: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后,监测点由初始的40个减少为16个,减少幅度达60%;优化后监测点仍然覆盖了抚河流域上中下游、干支流和重要节点;优化后各类别、各指标之间相对偏差较小,优化前后各类别、各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GIS技术手段模拟区域水文分布状况及信息提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DEM基础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水文分析工具,对流向、河网累积值、河网水系、流域面积等水文信息进行了提取,着重对河网提取阈值的选择作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河网阈值逐渐增大,河网密度逐渐减小,二者具有幂函数关系;河网阈值为2000时,提取的河网水系其长度、流域面积及空间分布与县域内实际水系相符合;河网阈值大于4000时,河网密度与空间分布变化幅度趋于稳定,提取的河网水系可用于宏观规划及把控等方面.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河网水系的提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制定赣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方案,选取主要控制断面进行动态实施,为赣江流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