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究土壤原生细菌对红黏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红黏土中天然赋存的原生细菌进行富集培养,并在红黏土重塑试样中添加培养后的细菌菌液,通过土工试验和电镜试验分析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细菌的掺入,三轴试样的破坏峰值和压缩模量都有所提高,并且随时间的增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从电镜图像上来看,细菌的掺入使得红黏土中粉粒含量有所增加,相应的黏粒含量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单一的细菌种类对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工程的基本工作环节之一,对于保障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探地雷达是短期超前预报中最常使用的仪器,其工作效率较高,占用工时较短,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对隧道工程进行经常性的预报,因此其应用十分广泛。黔大高速东清段的苗寨沟隧道和官坝隧道,其隧址区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属于典型的岩溶隧道。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研究,简要总结了岩溶和岩溶裂隙出现在掌子面前方时,雷达波形的主要特征,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探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地电磁测深法(MT)的正演技术取得诸多进展,大地电磁观测资料的处理结果可以为地质解释提供诸多参考数据。随着仪器设备的进步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诸如倾子这样的MT参数,其质量也越来越高,能够更好地帮助解释地下构造。借助WinGLink软件,基于MT倾子资料的正演模拟,对倾子的特性进行简单的总结,以期为MT资料的构造解释提供更加充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能够较为高效地得到积雪的厚度,其前提条件是需要得到积雪中的电磁波波速。通常积雪的密度(ρ)和其介电常数(ε)存在相关关系,因此积雪的电磁波波速可以由积雪的密度得到。但是表征积雪密度和介电常数关系的方程多种多样,并且这些模型方程很少给出不确定度,导致选择合适的方程变得相当困难。针对已给出和未给出不确定度的模型方程进行比较,并以实测的实验数据为基础,选择最为合理的密度(ρ)-介电常数(ε)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碱液加固红黏土,提高其力学强度,探讨在不同温度、不同干密度和不同加固方式下的碱液加固效果。并结合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对碱处理的红黏土进行了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碱处理下,红黏土的力学强度随养护温度增加而明显上升,最优温度下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强90.2%,最优干密度下的红黏土试样经过碱液处理后力学强度最大为162.1 kPa,碱液通过拌合的方式掺入加固效果最佳。不同应力路径下的红黏土三轴剪切试验表明,经过碱处理之后的红黏土在CTC(增P)、TC(等P)、RTC(减P)3种工况下,其抗剪强度均有所增加,有效应力路径的c值在CTC和RTC下增幅分别为77.84%和20.36%,φ值变化较小,但在TC路径下,c值基本未变,φ值增幅20.51%。研究成果对红黏土地基加固或基坑的支护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碱处理前、后红黏土在CTC(增p)、TC(等p)、RTC(减p)三种模拟工况下的三轴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邓肯-张模型和广义强度发挥面理论(Extend SMP)研究土样的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基于邓肯-张模型,碱处理前、后红黏土试样的ε1/(σ1-σ3)~ε1关系曲线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简单邓肯-张模型下分析的红...  相似文献   
7.
碱污染红黏土物理性质及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碱污染使得贵州某铝厂地基红黏土孔隙比、比重和塑性指数降低。结合实际污染液浓度及入磨母液为污染源,考虑时间和浓度效应,对碱污染原状红黏土通过室内土工、电镜扫描试验、能谱分析,研究其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下,各基本物理指标总体低于蒸馏水养护下各指标,有机质含量、比重、黏粒含量、塑性指数、孔隙比整体降低,养护0~10 d期间,浓度越大指标降低程度越大,10 d时出现极值点;低浓度下,土颗粒较为分散,各物理指标多在20 d或40 d时出现极值点;入磨母液中,各物理指标均较低。污染红黏土特殊物理性质的变化是其微观孔隙面积、颗粒个数、新盐填充在微观孔隙内部以及黏土矿物吸附溶液中物质所共同导致的,另外,碱污染红黏土中粘土矿物不吸附Mg元素,岩土工程中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