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1.
为了改进圆中环池内流速分布不均匀的不足,使用物理模型对中心出水环堰进行试验研究。对中心出水环堰进行结构优化:在保证中心出水环堰最优高度不变情况下,将环堰出口由平口型调整为曲线一型和曲线二型,分别在3种来流量条件下(2 m3/s,3 m3/s,4 m3/s)测量溢流堰行近流速。试验结果表明:曲线型中心出水环堰相比平口型可以使溢流堰行近流速整体下降且更均匀。从曲线一型和曲线二型最大、最小和平均流速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曲线二型对圆中环整体流速的下降更为明显,是优于曲线一型的一种曲线型中心出水环堰。试验对研究圆中环在不同来流量下的中心出水环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本”,节水、节能,节约的不仅仅是小金钱,而是为人类的未来储藏资源洁百士的新理念:科学为本、节约资源、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粉煤灰在高温热害隧洞混凝土中的应用,以新疆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为例,在高温养护条件下对复合胶凝材料的早期水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掺入混凝土后,可明显降低水化速度并减小水化热;水化反应进行1 d后,纯水泥浆体中有大量Ca(OH)_2、C-S-H凝胶和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掺入粉煤灰后,Ca(OH)_2、Ca/Si和浆体抗折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在spss19.0软件的基础上,基于正交试验运用统计学的知识分析了锂渣与钢渣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锂渣与钢渣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实验范围内随着水胶比的增加锂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但是钢渣对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没有贡献。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随着锂渣细度的增加,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先减小后增加然后再减小,且锂渣比表面积为624 m2/kg左右时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最佳;锂渣细度与混凝土裂缝的分形特征正相关但并不显著,且分形维数随着锂渣细度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加,当锂渣比表面积为576 m2/kg左右时混凝土的开裂形式最简单。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正交试验并使用刀口法研究温度、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高温热害隧洞衬砌混凝土早期抗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三个因素中,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早期抗裂性的主要因素,粉煤灰掺量次之,水胶比对试验指标无明显影响。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温度高于60℃时,粉煤灰对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有明显贡献,试验确定的最优粉煤灰掺量为25%;由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建立的方程为单位面积总开裂面积=0.879×温度-0.178×粉煤灰掺量。  相似文献   
6.
外界信号的干扰是自动化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工程项目施工的角度来分析干扰信号的产生,如何屏蔽外界的干扰信号,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长距离输水干渠工程矩形槽能否安全运行,对工程本身及周边建筑物的运行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介绍BA干渠工程矩形槽段的设计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及运行期的受力特性,以新疆某水利枢纽工程为例,采用非线性邓肯-张E-B模型进行大坝三维有限元静力计算,采用等效线性粘弹性模型进行大坝三维有限元动力计算,采用三维等价结点力法研究坝体地震永久变形,主要研究坝体在静动力条件下坝体和防渗体的应力、变形以及基座与心墙的相对位移。结果表明,静力条件下,坝体最大沉降约占坝高的0. 27%,蓄水后心墙最大压应力较竣工期减少约14. 2%,蓄水后心墙顺河向最大位移较竣工期增大约2. 6倍、沿坝轴线方向减小约13. 3%;动力条件下,坝体地震沉降约占坝高的0. 09%,地震发生时坝体最大横断面心墙出现拉应力,其值约为最大压应力的9. 5%,地震结束后心墙最大压应力减小约16. 7%,未出现拉应力,地震后坝体顺河向发生永久位移,心墙最大压应力较地震前增大1. 9%,心墙顺河向最大位移较地震前增大约15. 4%、沿坝轴线方向减小约11. 5%。  相似文献   
9.
10.
为得到高温热害水工隧洞支护结构的受力机理,以新疆某引水隧洞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并使用ANSYS建立热-固耦合模型,对高温热害隧洞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围岩与混凝土间设置隔热层能显著改善一期混凝土衬砌的受力情况,衬砌平均应力减小约46%,对二期混凝土无明显影响;隔热层会使支护结构的平均位移增大约14%;隔热层能显著提高一、二期混凝土的安全系数,其均值>1。对隧洞进行喷锚支护并对二期混凝土进行配筋后,隔热层+一期混凝土+二期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支护结构可以满足工程安全性的要求,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