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吐哈盆地红台地区中侏罗统地震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哈盆地红台地区中侏罗统在地震剖面上分别表现为强振幅、中低频、高连续、亚平行反射,中强振幅、低频、高连续、平行反射,弱振幅、低频、中连续、平行反射和空白反射等特征。本文根据中侏罗统地震反射特征,按地震相分析方法对地震道波形进行分类,并转换为地震相。据此对红台地区大致划分10类地震相,构成四个地震相分布区,分别对应低频区、高频区和中频区(与两个相区对应)。低频区对应砂岩,高频区对应泥岩,中频区对应的岩性介于砂岩和泥岩之间。依据地震相分布图编制了S2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图,经钻井资料证实,井点处沉积微相类型与井孔岩心微相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3.
喷射法下导管技术是解决深水表层钻井问题的技术之一,可避免因固井水泥浆密度过大而压破地层,也可避免深水由于低温等因素而影响固井质量。结合射流基础理论和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喷射下导管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喷射排量、喷射角度及钻头伸出量对破土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排量对喷射效果影响较大,增大排量能增强破土效果但对土体扰动影响也大,静置相同时间承载力恢复程度较小;喷射角度的增大会使侧壁破土效果增强,底部破土效果减弱;确保射流不打在导管内壁的情况下,钻头伸出量对破土效果影响不大,可酌情减小。所得结论对深水表层钻井作业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产油量预测有利于制定合理的采油策略。本文提出一种包含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和Transformer的组合模型CNN-GRU-Transformer,可用于产油量预测。该模型应用CNN提取部分深层空间特征,GRU提取产油量数据的时序特征,并根据油井数据的特点,改进了Transformer原有结构。通过改进的Transformer,将提取到的特征与预测相结合。实验的结果表明,CNN-GRU-Transformer模型在预测产油量各项指标中均为最优值,在适应产油量基本趋势方面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Hewitt流型判别法,表明深水含水气井测试时井筒内多为环雾流,考虑了气核与液膜间速度及热力学性质差异,建立了环雾流传热模型,与南海某深水气井实测数据对比,模型预测误差在5%以内。计算表明,忽略含水影响的气体单相模型在含水量大于0.1%时,泥线以上井筒压力和温度预测误差均超过10%,应用该研究建立的环雾流模型则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含水会使泥线以上一定范围内井段井筒温度显著降低,压力损失增大。产气量较低时,含水量对水合物生成风险基本无影响;产气量较高时,含水量会使得水合物生成区域下界下移,水合物生成区域增大,并使过冷度增大,更容易诱导水合物生成,水合物生成风险增大,需要增加水合物抑制剂用量,并加深注入位置。产水会使无水合物生成所对应的临界产气量增大,需要调整水合物抑制剂用量和注入位置。  相似文献   
6.
在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运用地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总结了宁海油田坨62、坨89断块微型构造的类型、特征和配置模式,分析了微型构造的成因和微型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3种微型构造和6种微犁构造配置模式;构造作用的持续性和底层砂体起伏变化对顶层砂体形态的影响导致微型构造具继承性;断层作用和沉积微相控制微型构造的形成,当上升盘、下降盘发生正牵引或逆牵引作用时,在紧邻断层、远离断层处形成不同类型的微型构造,沉积砂体的厚度和差异压实作用也影响微型构造的形成;油水的密度差异和油层的微细起伏特征影响油水的重新分布,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正向微构造和顶底双凸型配置模式区.  相似文献   
7.
储层四维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建模方法包括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但它们不能实现储层参数在时间维的预测.建立储层参数的四维模型能够揭示储层参数在四维空间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对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充分吸取已有2种储层四维建模方法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建立储层四维模型的新方法:首先结合实验分析、生产动态等资料,来求取历史储层参数;接着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历史储层参数进行学习与训练,总结出各井点储层参数随时间的演变规律,进而对未来的井点储层参数做出预测;然后建立起构造模型,应用随机模拟或克里金插值方法来预测井间的储层参数;最后应用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技术,对各个开发时期的储层参数进行显示.通过该方法建立起江苏油田庄2断块E1 f1-1 小层舍油饱和度的四维模型,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分析,发现所建的四维模型较准确的反映了E1 f1-11 小层含油饱和度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和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王家华  潘少伟 《特种油气藏》2005,12(3):96-99,112
讨论了组件对象技术的概念和最新发展.在软件构架支持下,利用组件对象技术开发"储层地质统计分析系统GASOR",从而实现了软件的实用性,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可移植性和维护性.  相似文献   
9.
微观剩余油仿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挖潜地下石油资源,许多学者进行了微观剩余油仿真研究。结合给出的微观剩余油仿真 定义的分析,阐述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现阶段我国微观剩余油仿真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实验环境 与地下真实环境相差较大、忽略岩石的润湿性、仿真基本上在二维空间开展及没有准确表征储集层微观 孔隙结构。之后对已有的微观剩余油仿真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未来的微观剩余油仿真研究 提出了6 点展望:提高物理实验质量、利用分形几何理论、CT 技术、结合油田地质特征、构建三维微观 孔隙结构及建立完整理论体系。微观剩余油仿真对揭示地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综 述各家之言,以期为将来微观剩余油仿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BP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防止其陷入局部最优值,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具体包括:设定最大限制速度、改变惯性权重因子和改进适应度函数,并把改进粒子群算法应用于BP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的优化。之后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实现对储层参数的动态预测,具体步骤为:确定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神经元,定量化时间参数[T],利用训练样本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检验。最后通过平均训练误差对仿真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PSO-BP算法的收敛性与泛化能力均优于BP算法和PSO-BP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