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水利工程   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雨条件下滑坡体稳定性与裂隙诱发入渗密切相关。为了探究裂隙发育对堆积体降雨入渗的影响,以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坡表发育的裂隙现象为出发点,设计了均质堆积体和主-次裂隙堆积体2种模型。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及数值分析,并结合土体中的含水率、基质吸力、湿润锋迁移速度及深度的变化趋势可得出以下结论:裂隙型堆积体在降雨1 h和观测23 h的整个时间段内,其湿润锋迁移变化趋势可归纳为入渗加速→峰值→入渗减速→趋向于0;裂隙的存在为雨水入渗提供了有利的通道,雨水可到达土体深部,形成暂态饱和区,随降雨结束又逐渐消散;降雨在裂隙型发育的堆积体中的入渗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前期完全入渗、裂隙下方强烈入渗、补偿加速入渗及水平侧渗。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滑坡复活机理和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堆积体局部粗、巨颗粒于坡中、坡脚不同发育位置富集现象展开室内降雨模型试验,通过孔隙水压力、基质吸力、体积含水率及湿润锋迁移形态的变化情况,探讨粗、巨颗粒于堆积体坡中、坡脚位置局部富集在降雨入渗过程中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1)坡中(A组)、坡脚(B组)局部粗、巨颗粒富集导致的架空现象致使降雨过程中形成雨水优势入渗通道,富集区下方的入渗速率明显快于周围均质土体;(2)B组堆积体右侧入渗速率比A组堆积体更快,而左侧入渗速率不及A组堆积体;(3)B组堆积体的整体渗流特性更强,其湿润锋运移率先触底,比A组堆积体提前72 h;(4)A组堆积体湿润锋迁移形态先期中部呈平缓凹形下渗,较B组右侧凹形下渗范围更宽;后期均呈平滑弧形入渗,而B组堆积体浸润面积较A组更小。(5)A、B组堆积体降雨入渗可划分为竖向入渗阶段和侧向入渗阶段,但存在明显差异,A组堆积体竖向入渗快于侧渗,而B组堆积体竖向入渗慢于侧渗。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的提单立法以美国、英国的规定最为全面。对于提单债权关系的性质两国法律的规定却相距甚远。英国提单法认定提单的债权属性为运输合同的让与,在理论上存在诸多矛盾之处,难以自圆其说。美国《联邦提单法》另辟蹊径,将提单债权关系归属于证券关系,有效地保证了提单的流通性,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对我崮提单立法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实质上是一种法定的垄断权,但是当知识产权人滥用其特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时,必然违背反垄断法的宗旨和原则,遭致反垄断法的规制.近年来,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对我国构建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了很大损失.新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对涉及知识产权的反望断法适用问题做出了规定,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无法可依的局面,但规定得较为概括.本文在分析外国企业在我国滥用知识产权的表现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规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组分夹层对降雨入渗的影响及堆积体内部雨水的运移差异与分布特征,以四川汉源九襄地区深厚堆积体为例,对其内部发育的黏土夹层和碎块石夹层展开现场调查,通过设计两类夹层的两组室内降雨试验,监测堆积体内含水率、基质吸力、孔隙水压和湿润锋的迁移变化,研究两类夹层对降雨在堆积体中入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夹层颗粒组分不同,最终导致夹层的渗透性、湿润锋迁移形态、入渗速率及整个堆积体浸透时间等存在显著差异;(2)两组夹层试验中雨水入渗差异显著,碎石组的下渗作用强于侧向扩散,夹层处的下渗速率明显快于两侧,而黏土组的侧向扩散强于下渗,夹层处下渗速度趋近于零,明显小于两侧;(3)黏土组坡脚孔压出现累积性增长,而碎石组孔压消散迅速,且水分主要分布在堆积体更深处,故黏土夹层堆积体整体稳定性低于碎石夹层堆积体。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降雨对发育软弱夹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介绍支持向量机分类非线性数据集的优越性,讨论了基于核的方法,并对核的方法的实质进行了论述。通过matlab制作的图像可知:核方法的参数的选择对于基于核的分类法具有重要作用。对现有的选择核参数的方式效果进行了归纳与比较,从而分析得出了各种选择参数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该地区砾石层的粒度分布、沉积特征与其渗透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以汉源九襄地区深厚砾石层为例,通过野外实地勘测及室内渗透试验,得到以下主要认识:研究区内砾石层渗透系数总体在10-2cm/s~10-4cm/s左右,基本为中透水土体;随着土样中细颗粒含量的增多,其渗透性变差;土样的渗透系数与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均表现为正相关;研究区砾石层渗透特性与其高程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当前金属工件装配检测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对复杂圆形金属工件适应性更高的零件检测方法。在图像增强阶段,引入自适应分数阶微分增强,结合图像梯度特征,突出工件的细节和纹理信息,提升后续检测的准确度。对于圆形轮廓的金属工件,引入极坐标转换,与传统的直角坐标处理方法相比,其具有效率高、处理过程清晰、不易出错的特点。在阈值检测阶段,通过长度阈值和灰度相关属性阈值对零件数量和类型进行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定位到圆形工件的弹簧区域,快速检测出弹簧零件区域的装配情况,大幅减少无效定位和不必要的计算,具有时效性高、准确性强的优点,可应用于该金属组件的自动化装配检测。  相似文献   
10.
在基于核函数的最小距离分类方法对数据集进行分类过程中,目标函数的核函数参数选择直接影响分类器的分类成功率。该文提出一种选择应用目标函数来选择适当参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纯的基于核的最小距离分类法相比,选择最优核函数的参数可以提高分类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