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蔡丽丽  郑建国  刘力辉 《微机发展》2006,16(11):168-171
采购作为制造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初始环节,直接影响着生产经营过程、企业业绩,并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此研究和开发适应制造业的现代化采购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阐述采购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供应链和ERP中的采购管理,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同传统采购的不同,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给出了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业ERP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储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由地震资料反演储层参数所采用的多项式拟合,用井标定等方法,很难精确地反映地震参数和储层参数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文中我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多层感知器和改进后的BP算法,从地震资料中反演薄储层厚度和平均孔隙率,并对含油气性作了预测。实际应用的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作为储层横向预测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分析技术在油气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S变换克服了小波基函数变化趋势固定不变的缺陷,具有较好的时频分析效果和较高的灵活性。将广义S变换引入到地震波吸收衰减分析中,应用最小二乘谱模拟方法消除地层反射系数对子波振幅谱的影响,突出含油气储层在地震记录上的响应;引入“低频增加、高频衰减”(LFR&HFA)面积差值法使得含油气储层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提高了油气识别的准确性。物理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应用上述方法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油气识别,取得的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地震地貌学在L区浊积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地貌学是一种新的地震相分析与表征方法,研究的是沉积特征在沉积等时面上的地震映像。它与地震岩石学一起构成了地震沉积学的主体。以L区为例,介绍了地震地貌学方法的基本工作流程、关键技术及其在沉积分析和储层预测方面的应用。地震地貌学强调在相对地质年代域中对沉积体成像,表征了地震相的平面反射形态。通过地震地貌学的沉积解释,容易把控沉积体的展布范围及其在沉积体系中的发育部位。沉积体的地震地貌学解释结果反投影到反演剖面上,可实现相控下的砂体雕刻,使属性分析和反演达到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沉积体和储层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刘力辉  王绪本 《石油物探》2011,50(2):155-159,10,11
沉积体分析可以在时间域进行,也可以变换到相对地质年代域(Wheeler域)进行,双域协同解释是今后沉积解释的发展方向。Wheeler域数据体因垂向单位为相对地质年代,等时意义比较直观,同时因其去除了区域构造背景影响,反射同相轴产状和沉积现象关系密切,有利于沉积体和沉积环境的解释。对于地质体的双面解释,首先从相对地质年代体中提取目的层的某种敏感属性,对沉积体和所在沉积体系平面沉积成像,然后在此属性平面上解释出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和边界,最后将Wheeler域平面解释结果投影到时间域的反演剖面上做顶、底厚度解释。Wheeler域属性平面解释有利于把控地质体展布的方向和范围,反演剖面解释有利于把控地质体的厚度。双域、双面协同解释方式既利用了地震属性的横向分辨率优势,又利用了反演资料纵向分辨率的优势,极大地减少了地质体解释的多解性,从而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龙门山前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储层与围岩阻抗差异小,岩石物理规律不清,且地震叠前道集资料品质差、测井横波资料匮乏,优质储层预测困难。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叠前反褶积、阿尔法滤波、剔除拟合振幅补偿优化处理了叠前CRP道集,采用改进的Xu-White模型预测了横波,并通过贝叶斯稀疏脉冲反演获得了叠前弹性参数VP/VS,预测了砂体边界,最后在砂体边界控制下,利用蒙特卡罗—贝叶斯分类方法反演了孔隙度,预测了致密砂岩有利储层发育区。研究表明:贝叶斯稀疏脉冲反演简化了稀疏脉冲反演过程,求解更稳定,砂岩边界控制下的孔隙度反演排除了泥岩影响,提高了孔隙度预测精度,该技术在龙门山前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有利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较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已有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和广义S变换等几种线性时频分析方法,概括了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发展历程。窗函数对分辨率影响巨大,是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的关键,通过对窗函数的调节和改进,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时频分析方法和相对应的时频分辨率。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广义S变换的时频窗口能够随着频率尺度自适应地调整,具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在应用中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利用广义S变换对地震数据体进行谱分解,可以得到更丰富的地震属性信息,对储层预测和油气识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震岩石学研究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岩石微观结构和地震弹性参数间的关系,为地震储层预测服务;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岩相和地震反射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地震属性相分析和沉积解释服务。目前,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尚没有形成一套明确的概念和成熟的方法。首次提出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应以最小等时研究单元为基础、以测井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前提。虽然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密切结合和统计分析仍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但这种统计必须建立在考虑地层成因进行分层、分区的基础上。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G区块流沙港组一段进行了地震岩石学研究,较准确地预测了砂体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谱反演原理,给出了谱反演流程。通过单道模型、楔形模型和Marmousi模型的应用分析,验证了谱反演从地震记录中去除地震子波影响进而得到反射系数序列的效果,揭示了谱反演补偿频谱的过程。谱反演能够分辨出小于调谐厚度的薄层,提高了地震勘探的分辨率;谱反演具有恢复复杂地质模型的能力,适用于复杂、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10.
王江  曹俊兴  刘力辉 《石油物探》2012,51(4):343-349,315
在方向金字塔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局部拉普拉斯概率密度模型和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压制大部分随机噪声,但信号局部存在畸变和残余噪声。均值滤波具有图像平滑的作用,可以消除信号畸变,压制残余噪声,因此提出了方向金字塔分解与均值滤波联合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数值模拟实验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压制随机噪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