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基于对板块、盆地和推覆体的演化特征的分析,论述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咀—夏子街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聚集规律,即它是具有多油源、多沉积旋回、多含油层系、多储油构造、多圈闭类型的油气富集带,因而具有广阔的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2.
股票差价期权交易策略的概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假定股票价格服从Ito过程条件下,讨论了采用股票差价期权交易策略的投资者获益的概率及损益的数学期望,得到了具体计算式.对期权投资者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使用AutoCAD绘制机械图样的实践经验 ,综合分析了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的执行现状 ,指出了国家标准规定在绘图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使用不便之处 ,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以便于工程界更方便、规范化地执行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哈密盆地板块构造演化及其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鲁番-哈密盆地原是准噶尔-吐鲁番板块的一部分,而准-吐板块又是从新疆板块中分离出来的。它的三个边界有着不同的性质。盆地北面的博格达山为泥盆纪晚期形成的陆间裂谷带。裂谷形成之前为陆表海沉积,以后接受浅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二叠纪时,盆地西、南、东(除东南角外)三面已隆起成山,盆地范围呈湖湾。侏罗纪中期湖盆面积扩展至最大。侏罗纪末期构造运动,形成局部坳陷和隆起。喜山运动使博格达山不断隆起,盆地北部沉积了厚层砾岩。局部构造以表层构造为主,大多伴有逆掩断层而形成倒转背斜,断面倾向大多向北。盆地内有四套含油气组合的叠合。吐鲁番坳陷的北部凹陷带是最有希望的含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用于机械制图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AutoCAD作为一种绘图软件得到最广泛的作用。不论是制图教学,还是机械工业设计,都逐步甩掉图板而应用计算机绘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具有指导性、权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图标准也不断在更新,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标准规定不适合AutoCAD的使用,或者由于执行这些标准反而使计算机辅助制图增加了难度,本文就自己在使用AutoCAD绘图中遇到的有关机械制图标准的不合理规定提出几点意见。 1 线型规定画法 (1)GB/T 17450—1998中…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机械图样——三视图绘制以及二维图形简单绘制中的一些弊端 ;阐述了一种通过实践建模 ,直接生成机械图样的新方法及其技巧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板块的演化与含油气盆地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板块元古代以来的演化特点,是古大陆在多次解体多次联合过程中成长。每次从解体到联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板块构造旋回”。经历元古代、古生代和中、新生代三次“板块构造旋回”活动的叠加,中国大陆板块形成了13个被活动造山带所围绕的稳定陆块。在西部以俯冲消减和碰撞作用为主,形成八个沟弧挤压碰撞隆起带和六个挤压沉降带,以聚敛型含油气盆地为主,构成了挤压隆起为主的含油气区;东部则以俯冲消减和大陆扩张作用为主,形成十个岩浆弧扩张隆起带和八个扩张沉降带,以扩张型含油气盆地为主,构成了扩张、沉降为主的含油气区。这些含油气区的含油气盆地中,以前寒武纪结晶陆块为基底的大型含油气盆地,多分布在沉降带上,是我国油气资源的主流;以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褶皱带为基底的中小型含油气盆地,多分布在隆起带上,含油远景次之。中国大型含油气盆地,具有成因上的复合性、多期发展的叠合性、油气的多源性、油气层深理性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性等五大特点。这些特点,表明中国不但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也将是一个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板块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形成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纪以来,该区板块构造演化史可分为;被动大陆边缘阶段(Pz1)、被动大陆边缘向大陆一地块间碰撞边缘转变阶段(D1—C1)、碰撞前陆盆地阶段(C2—P1)、陆内沉陷盆地阶段(P2—Q)。它们控制了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的发育和叠合,还控制了盆地的结构、构造、沉积和热演化史,以及区内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富集带的展布。  相似文献   
9.
塔北地区海西晚期逆冲─走滑构造与含油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在海西晚期塔里木板块北缘和南天山造山过程中发生的斜向碰担和逆冲一走滑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了既有逆冲推覆又有走滑扭动的构造变形。这种构造变形形成了不整合、断块、背斜、古潜山、风化壳等多种类型的圈闭,为塔里木北部地区的油气藏(田)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紫荆关-武陵断裂带以东的我国大陆及广大海域,属中国大陆板块东部陆缘扩张区,是中、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动非常活跃的大陆边缘。它有规律地分布着五种不同类型的大陆边缘扩张沉降带。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深部地幔物质活动规模的性质差异、受邻近板块影响的不同和早期已形成的构造性质差异及其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呈现了由内陆原始裂谷型盆地至原洋裂谷型盆地的演化系列,并且形成了以离散型为主的、由陆相演化为海相沉积的含油气盆地。这些带和盆地是:(1)东北型双弧后陆缘扩张沉降带及其近海型原始裂谷盆地(松辽盆地),(2)华北型环形扩张沉降带及其半岛型原始裂谷盆地(华北-渤海湾盆地等);(3)南海型边缘海扩张沉降带及岛屿型、海底山型、海底高原型等原始裂谷盆地和原洋裂谷盆地(南海中央海盆等);(4)东海型拉开陆缘扩张沉降带及其弧陆碰撞型盆地和弧间扩张盆地;(5)江汉型内陆小规模扩张沉降带及其内陆盐湖型原始裂谷盆地。所有这些带和盆地各有其不同的含油建造和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