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气井压降或压恢曲线解释的渗透率与测试产量的大小基本无关。但低渗透气井不同产量测试、修正等时试井"等时间隔"测试的压降或压恢曲线解释的渗透率随产气量的增大而降低,与通常的不稳定试井解释理论相悖。通过气井不稳定试井理论研究,结合矿场不稳定试井资料解释、分析,认为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气井工作制度不合理所引起。提出气井只有以合理工作制度测试,才能根据其压降、压恢曲线解释得到可靠的渗透率。这对气井试井及其解释工作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上古生界泥岩有机母质类型、有机母质热演化程度、有机质沉积环境等方面与泥岩饱和烃Pr/Ph值之间关系的分析,首次认识到西缘上古生界泥岩饱和烃姥鲛烷与植烷的比值(Pr/Ph值)小于1.0,并且主要受沉积环境水体咸度的影响,与有机母质类型、有机母质热演化程度的关系不明显。应用泥岩、煤岩饱和烃Pr/Ph值特征对盆地西缘上古生界凝析油的来源进行判识,指出上古生界凝析油主要来源于煤系地层,进而认为煤系地层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榆林气田的地质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山2段三分的小层划分方案,指出了山23砂体稳定分布为气井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并以此为主要目的层段分析了砂岩储层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指出砂岩中高石英含量是形成榆林气田山2低孔高渗储层关键因素,而以粒间孔、粒间溶孔及高岭石晶间孔为主的特殊的孔隙组合方式是形成高渗储层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榆林气田沙漠和黄土塬的地表条件复杂性,形成了以波形归纳分析、Strata反演等储层厚度预测为主,AVO分析、吸收系数等含气性检测为辅的山2段含气砂岩横向预测技术系列。储层地质建模以GRIDSTAT和GMSS为软件平台,将确定性地质建模和随机建模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储层参数和构造三维模型。通过山2段气藏精细描述,先后优选开发目标区块6个,提供开发井位120余口,已实施井钻井成功率达到了85%以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构造特征研究基础上,对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发展、演化、剖面结构、层序关系和生、储、盖层组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逆冲推覆构造的4种构造模式,即台阶式逆冲推覆构造、双重逆冲构造、冲断褶隆、反冲断层.同时,对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方式、演化过程和主要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了逆冲推覆构造带在生、储、盖层匹配较好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油气显示,是我国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集射孔和压裂于一体的新型增产改造技术,适用于低渗油(气)藏及油(气)水关系复杂、底水发育、油(气)层多薄互层等储层的增产改造。从水力喷砂射孔原理入手,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及影响水力喷砂射孔效果的因素。同时,就该技术在长庆油田直井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以简单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