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应用合理生产压差,依据油藏的开发条件,计算出井的合理产液能力,确定出合理的工作制度,判断实际的工作制度,为井下步是否实行提液措施提供可行性依据.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的几口井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明确,构造认识不清楚,储层剩余油分布零散等特点,研究中以断块群油气藏形成机制和构造模式理论以及动态实践印证为指导,主要应用精细地层对比、结合三维地震剖面、开发动态监测资料、新钻井RFT资料以及动态分析方面的资料,多手段进行研究区内的复杂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再认识、加强注采调整生产应用,在现场开发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濮城中渗复杂断块南区沙二上2+3油藏进入后期开发后的剩余油高度分散、井况恶化导致的管外窜漏现象分析,针对油藏开发面临注水开发效果差、采收率提高难度大的难题。提出运用饱和度监测、找漏窜等监测技术,优选了氧活化找漏窜、分层启动压力、声幅变密度、多臂井径测井等相关监测技术,应用了碳氧比、全能谱及脉冲中子饱和度等剩余油监测方法,対油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在整体解剖的基础上,优选调整治理对策,进行有效地层间调整挖潜,改善注水开发效果,使水驱采收率得到了提高,水驱效果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微震监测技术能有效监测出压裂井产生的裂缝方向、长度和裂缝高度,对压裂措施效果分析,避免处在注水井水线方向的油井暴行水淹、确定注入水推进方向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是一套非均质性严重的低渗油藏,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人工压裂是该储层进行油藏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压裂裂缝的监测,为该油藏井间调整开发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濮53块是一个多油层非均质的油藏,由于层间强烈的非均质性和长井段大渗透率级差多油层合采合注,导致Ⅰ类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Ⅱ、Ⅲ类非主力油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通过对油藏构造、储层特征精细描述和油藏剩余油分布精细研究,依靠多元化的分层配套挖潜技术,在濮53块细分了Ⅰ类层和Ⅱ、Ⅲ类层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了Ⅱ、Ⅲ类层的水驱控制储量和动用储量,从而提高区块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降压增注酸化工艺在濮城南区沙二下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是具有多油层开发的油藏,纵向上发育8个砂层组,37个含油小层。油藏储层在物性上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胶结物粘土含量高,易膨胀。长期的注水开发使注水井油层近井地带受到堵塞、结垢、污染等伤害,严重制约油田的高效开发。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降压增注工艺技术,通过在井网注采关系完善区,选择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污染、结垢、堵塞造成注水量下降或注水压力上升的水井,整体实施降压增效,收到良好的效果。该工艺不仅能达到较好的降压、增注目的,而且有效期长,是改善非均质油层注水开发油田状况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