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字图像录井技术在空气钻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普光地区空气钻井粉末状岩屑岩性识别的技术难题,从岩屑的采集处理、数字图像的采集、显微图像分析、岩性识别等方面介绍了研究成果。提出在空气钻井中岩屑粒径为0.10~0.15mm和0.15~0.45mm的两组粒级最能代表地层的真实岩性,此粒级岩屑约占总体积的30%;分析了应用岩屑彩色数字图像识别岩性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通过6口井空气钻井细碎岩屑的应用研究,证实数字图像岩屑资料具有重复性、永久性应用价值,提高岩性识别符合率10%以上,达到了82.6%;认为该技术更有利于识别标志层和卡准层位,有利于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对录井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内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寻找低电阻率油气层在内的隐蔽性油气藏是增储上产的一种有效途径。以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为例,针对低电阻率油层的显示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从黏土矿物含量、孔喉半径和微孔隙发育、岩石润湿性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指出岩石骨架颗粒粒径小、泥质含量偏重、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高度低是形成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高矿化度钻井液侵入和含导电矿物的影响也是值得重视的因素。该研究对现场录井解释评价低电阻率油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PDC钻井条件下,不同类型PDC钻头产生的岩屑特征以及给录井带来的难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了PDC钻头钻井条件下的岩性识别与评价技术。文中较详细地阐述了运用细岩屑在地面进行自然伽马测量(基于岩样)识别岩性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及综合录井信息识别岩性技术(不基于岩样)的原理,包括相关参数与岩石的可钻性、识别方法;通过几个典型的实例分析了PDC钻头条件下录井随钻岩性识别方法的应用效果;介绍了细岩屑光学成像色差法识别岩性技术。上述方法的研究,拓展了录井识别岩性的思路,值得录井同行在此类课题攻关中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对濮城西区沙二上油藏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和过程.选用earthvision软件,建立了该区的断裂系统模型、构造模型、小层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含油饱和度模型,实现了油藏地质特征的定量化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钻井条件下录井技术攻关课题及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快速钻井为特征的现代钻井技术的应用对录井技术带来的深刻影响,该文分析由此形成的信息采集、识别、应用三大技术难题。提出了技术攻关应借鉴相邻专业的研发思路、技术方法,要跳出录井的圈圈来开发录井。诸如由实物采集技术向实物特征信息采集技术转变,向数字化、图像化方面发展。概述了录井技术攻关的“四新”思想理念,探讨了录井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录井技术攻关的三大技术体系和六项重大新技术课题。希冀对录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以快速钻井为特征的现代钻井技术的应用对录井技术带来的深刻影响,该文分析由此形成的信息采集、识别、应用三大技术难题。提出了技术攻关应借鉴相邻专业的研发思路、技术方法,要跳出录井的圈圈来开发录井。诸如由实物采集技术向实物特征信息采集技术转变,向数字化、图像化方面发展。概述了录井技术攻关的“四新”思想理念,探讨了录井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录井技术攻关的三大技术体系和六项重大新技术课题。希冀对录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惠卓雄 《石油仪器》2005,19(1):i004-i005
PDC钻头在钻井过程中的使用,给油田带来了高钻速、高效益,由于其特殊的破岩机理导致岩屑变得细小,从而给录井的岩性识别带来了困难。文章探讨了运用细岩屑地面自然伽马测量值识别岩性的原理、影响因素、识别方法.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分析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为解决PDC钻头条件下的细岩屑岩性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PDC钻头条件下岩性识别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通过对PDC钻井条件下,不同类型PDC钻头产生的岩屑特征以及给录井带来的难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了PDC钻头钻井条件下的岩性识别与评价技术。中较详细地阐述了运用细岩屑在地面进行自然伽马测量(基于岩样)识别岩性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及综合录井信息识别岩性技术(不基于岩样)的原理,包括相关参数与岩石的可钻性、识别方法;通过几个典型的实例分析了PDC钻头条件下录井随钻岩性识别方法的应用效果;介绍了细岩屑光学成像色差法识别岩性技术。上述方法的研究,拓展了录井识别岩性的思路,值得录井同行在此类课题攻关中借鉴。  相似文献   
9.
油藏井网综合调整技术在文51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濮城油田文51块在注水开发中层间和平面矛盾突出, 水驱动用程度低,油藏开发效果差的特点,通过对油藏精细描述,在弄清构造和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对开发井网进行综合调整,完善了注采井网,实现了多层砂岩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对象的转移,提高了二、三类层水驱动用程度,降低了综合含水,年产油增加,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方法对同类油藏开发井井网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合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惠卓雄  王小鄂  王俊芳 《录井工程》2004,15(4):26-29,46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充分认识和评价低阻油气层等特殊储集层,已成为地质工作者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针对低阻油气层的特征,探讨了低阻油气层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录井中的显示特征,尝试性地分析研究了东濮凹陷应用地质录井、气测、地化参数、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的方法。用实例说明了综合解释评价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解释评价低阻油气层等疑难油气层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