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油田中后期含水不断增加,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提出了处理开采后期的高含水油藏中水的分离与回注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分析了可行性,并与常规系统进行了比较,认为该系统可降低高含水油井采出的水量,减少举升成本及地面水处理装置的抽资,节约成本,提高油井产量,对开采高含水油田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是综合评价注水开发效果的两项重要指标。本文从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定义出发,结合水驱特征曲线,在绘制H31断块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曲线的基础上,利用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标准曲线和采出程度与综合含水率关系曲线两种方法评价了该断块的注水发效果,从而达到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濮城油田沙二上1砂组末端扇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和若干三角洲的沉积模式目前已成为对比和解释古河流岩石层序的标准框架.但是,近来的野外资料和钻井资料证明,应该把末端扇模式加入上述沉积模式表中.末端扇的作用、地貌、有关的沉积物及沉积学特征相比河流体系及三角洲体系差距较大.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及各项分析鉴定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1砂组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该地区主要为末端扇沉积体系,在对末端扇的岩性、沉积相序、沉积微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末端扇的识别标志并建立了末端扇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4.
直线电机作为井下泵动力系统的设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直线电机作为井下泵动力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抽油系统的效率,由于在系统中去掉了抽油杆,从而彻底解决了杆管磨损的难题。将圆筒型直线电机与井下泵组合成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想,使整个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而易于控制。分析了圆筒型直线电机的性能及其作为井下泵动力系统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提出了直线电机结构改进方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了计算论证,结果表明,直线电机作为井下泵动力系统项目研究将为石油矿场开发提供一项新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场应用的推力球轴承式抽油杆防脱扣装置经常失效的现状,研制出一种新型抽油杆防脱扣装置。这种装置采用类似球形关节的旋转机构,消除了抽油杆柱上下往复运动产生的倒扣扭矩;在短节下端设计有10°的内圆锥表面,使转轴能够在10°范围内自由转动,从而有效地消除了由于井身弯曲而产生的轴向弯曲应力。现场应用表明,这种装置零部件少,强度高,结构简单合理,能适应井下抽油籽往复杂的受力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注水开发油藏中,当油藏达到高含水期时,确定剩余可采储量是油藏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法21断块10多年生产过程中暴露出的开采矛盾,在分析其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断块的地质模型,应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IMEX模拟器对该断块进行水驱历史拟合,从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对各小层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准确描述,对剩余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该断块开发调整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KYPAM和MO-4000聚合物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恒聚生产的KYPAM梳形聚合物和日本生产的MO-4000聚合物都是耐高温、抗高盐的高性能聚合物产品.针对油田产出污水外排、清水紧缺的问题,胜坨油田开展了利用油田产出污水配制聚合物的对比试验.在对2种聚合物溶液多项性能指标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具有梳形结构的KYPAM更能适合油田污水配制聚合物驱油.现场试验表明,污水配制的KYPAM聚合物体系注入过程中吸水剖面得到了较好调整,起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为化学驱在全国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应用展示了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随着油管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油管断脱及漏失事故也将增加,并且由于油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从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如何提高旧油管的再利用率,是目前各油田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华北石油管理局各采油厂油管损坏情况,并对油管损坏类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将探伤、检测、修复配套使用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HWH油田H2 6断块东二段注水开发油藏的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综合评价后认为 ,该油藏水淹特征在平面上受沉积环境和井网完善程度的共同影响 ,在纵向上受油层非均质程度的控制。剩余油分布与储层沉积相带、岩性、物性、非均质性以及注采系统、井网完善程度和注采强度等因素有关 ,按剩余油饱和度和可动油饱和度等指标评价 ,可将剩余油的分布展现在平面上 ,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可达到改善其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抽油杆涡流检测装置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抽油杆涡流检测装置利用涡流探伤原理,对抽油杆杆体表面的横向裂纹等缺陷进行在线检测,避免或减少抽油杆在井下工作中发生断裂事故,对保证抽油机井正常生产起着积极的作用。现文简要介绍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适合在井口特殊环境下,对抽油杆杆体表面进行无损探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