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如今油田开发主要使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来模拟预测剩余油分布状况,而利用地球物理流体预测信息作为约束条件并结合常规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联合反演,其预测结果既能满足油田开发动态数据规律,又能反映流体在空间的变化特征。本文尝试利用永3断块纵波和横波测井资料及渗透率、孔隙度、岩相等静态参数,结合开发动态参数,通过岩石物理标定,建立不同流体状态下的地球物理响应量板;再将叠前地震反演流体预测数据投影到设定的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利用标定的岩石物理模板将每个网格上的地震反演数据换算为含水饱和度,进而获得油藏动态信息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
CO2非混相驱微观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庆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为例,利用高温高压微观实验系统,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应用微观网络模拟技术观察了原油与CO2间的流动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了CO2非混相驱驱油机理,并确定了CO2与大庆榆树林原油的拟混相压力。  相似文献   
3.
永3复杂断块油藏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流体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永3复杂断块纵波和横波测井资料以及渗透率、孔隙度、岩相等静态参数,结合开发动态参数,对Gassmann模型进行标定,建立不同流体状态下的地球物理响应量版;将叠前地震反演流体预测数据投影到设定的油藏数值模拟网格上,利用标定的岩石物理量版对每个网格上的叠前地震反演属性进行含水饱和度计算;以流体反演得到的含水饱和度来约束历史拟合,最终得到剩余油分布的精细描述结果。研究表明,利用永3断块油藏模型及其对应的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可以定量地预测空间含水饱和度分布;叠前地震属性中的泊松比约束反演得到的含水饱和度场能较准确地描述油藏模型的含水饱和度;用泊松比反演得到的含水饱和度来约束油藏模型的历史拟合可以在空间上提供更多的信息,得到的流体分布结果与实际油藏信息更逼近。  相似文献   
4.
苏丹Palogue油田CO2吞吐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苏丹Palogue油田3/7区Samaa 组高孔高渗稠油油藏,进行CO2吞吐开采方式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CO2注入量、浸泡时间、井底流压等因素对CO2吞吐开采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浸泡时间对吞吐效果影响不大,井底流压对吞吐效果影响较大,存在最佳注入量,多次降压及吞吐前3 周期效果较好。通过注入适当的气量、合理控制井底流压、采用多次降压的方式,可以在较少的吞吐轮次中取得较好的吞吐效果。该研究对CO2吞吐现场应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苏丹Palogue油田CO2非混相驱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丹Palogue油田主要产层Samaa组为高孔高渗稠油油藏,采用高温高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其注CO2非混相驱驱油效果。给出了非混相CO2驱开采稠油的主要机理,对连续注CO2驱替、单一CO2段塞驱替进行了试验,对CO2连续驱驱油效率、注入压力、气体消耗量、CO2回收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CO2连续驱可以取得可观的驱油效果,采收率最高达到70.2%;使用CO2单一段塞驱油的最终采收率高于连续驱,其最佳段塞大小为0.625PV,最终采收率为89.4%。综合考虑该区块适合采用CO2非混相驱替方式进行采油,单一段塞驱替效果更好,采油过程中,应该合理地控制地层压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藏三维空间动态变化模拟精度较低的难题,运用时移地震约束下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稠油热采时油藏蒸汽腔形态三维空间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时移地震约束下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精细模拟出SAGD蒸汽腔发育形态在三维空间里的动态变化情况,油藏开采历史数据也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油藏观察井测温资料及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成果对稠油热采油藏开发调整决策及开发调整方案编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东H油田属于低渗碳酸盐岩油藏,该类油藏储层复杂,常规砂岩的储层评价方法不适用,有必要开展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大量的室内岩心实验,将分析结果与现场生产实际相结合,优选出主流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启动压力梯度和原油黏度4个评价参数,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受喉道控制,喉道的大小决定了储层渗透通道的好坏;渗透率和可动流体百分数存在较好的半对数关系,可动流体百分数的大小体现低渗碳酸盐岩储层的开发潜力。基于以上研究,划分了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四元参数分类界限,建立了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与中东H油田6个主力层试釆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该评价方法可有效指导开发初期油田产能区块的优选。  相似文献   
8.
苏丹Palogue油田稠油CO2吞吐开发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丹Palogue油田为高孔高渗常规稠油油藏,采用CO2吞吐方式开发。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CO2吞吐效果的各项因素。分析认为,周期注气量、注气速度、浸泡时间和生产过程中的井底流压及降压方式都是影响单井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以增油量和换油率为评价依据,经计算发现,在大注气量、高注气速度和合理控制的生产井井底流压进行开发时,存在最佳吞吐周期,以最佳吞吐周期开发可以得到较好的CO2吞吐效果。本次研究工作也为同类型稠油油藏CO2吞吐开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