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丹三七区油田一期Palogue电站项目的设备基础、厂房基础和工艺管道基础全部采用钢管桩,其阴极保护采用浅埋阳极、均匀分布的形式。投产后,厂区内不同的桩管阴极保护电位相差很大,保护效果不理想。为此对钢管桩阴极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三七区油田钢管桩阴极保护实际,提出了改进意见,将浅埋阳极地床改为深井阳极地床,同时对阳极输出回路进行了改进。实践表明,采取改进措施后,钢管桩的阴极保护效果显著提高,系统运行平稳,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2.
调度算法对操作系统中的实时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就此问题,深入分析了基于最小优裕度算法的内核进程调度算法,为更好地满足Linux系统对嵌入式系统实时可靠性的要求,对现有的LSF调度策略进行分析,指出LSF算法调度算法的不足.为了改进LSF算法的颠簸现象,基于抢占阈值的思想,提出适用于LSF算法的抢占阈值分配方法,动态地给每...  相似文献   
3.
CATIA软件在轮胎三维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5/65R15规格轮胎设计为例,介绍了CATIA软件在轮胎三维设计中的应用。CATIA软件具有较强的三维实体和曲面造型功能,特别是后参数化的设计为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便于设计、修改的平台。CATIA V5R8提供的草图设计、曲面造型、实体造型和制图功能均很强大,可以满足轮胎设计的要求,可缩短产品从设计到投放市场的时间,对轮胎厂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形象和促进与汽车制造厂商的技术交流均可起到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Fluent软件,建立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通道的三维物理模型,采用RNG κ-ε模型,对壳程内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雷诺数下换热器内的速度矢量、温度分布,即平均阻力系数及Nu数。结果发现,壳程的流动为近螺旋线流动,存在局部回流与流线短路;流体在折流板迎风侧的流动较理想,但背风侧流动需要进一步改善。类比定律分析表明,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动虽然比弓形折流板理想,但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协同状态。  相似文献   
5.
对含中心裂纹的压电体进行了断裂理论分析,利用裂纹附近广义位移场的局部解构造了一种关于含中心裂纹的压电材料广义位移模式,并建立了有限元断裂分析模型;得到了修正了的含中心裂纹的压电体压电场的本构方程;提出了求解含中心裂纹的压电材料广义强度因子的数值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考察了不同结构尺寸、电位移与电场对解的影响。数值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推导了具有压电材料的层合板智能结构的有限元方程的一般形式,最后用算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反辐射导弹是雷达的主要克星,无源诱偏和有源诱偏是对抗反辐射导弹的重要手段。分析了无源诱偏技术及有源诱偏技术的诱偏原理,提出了无源诱偏系统抗反辐射弹的必要条件,确定了角反射器放置距离。建立了有源诱偏系统两点源间距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两点源间距进行了仿真分析,为诱偏系统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IPTV机顶盒(STB)在线升级方案存在系统自恢复方面的不足,通过划分Flash存储器空间和重新设计引导加载程序,改进并设计了一套新的机顶金在线升级方案.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可以实现安全稳定的在线升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推导了具有压电材料的层合板智能结构的有限元方程的一般形式.最后用算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裂缝性低渗透储层钻井完井过程中,工作液滤液及固相侵入会对储层造成损害。采用屏蔽暂堵技术形成致密封堵层,可对储层进行有效保护,而渗透率返排恢复率是衡量屏蔽暂堵技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使用同一工作液并调整其粒度分布,分别对低渗砂岩裂缝岩样进行了封堵层形成与返排试验,探讨了工作液粒度分布及压力梯度对返排恢复率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压力梯度增大,返排恢复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固相粒度与缝宽最优匹配原则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缝面微凸体高度与缝宽比值的影响。固相侵入浅,返排恢复率高;固相侵入深,返排恢复率低。对于水力学宽度为20~70 μm的细砂岩裂缝岩样,最优返排压力梯度为7.8~24.2 MPa/m,最优匹配原则为1/3~2/3架桥,且接近于2/3架桥。裂缝性储层返排过程中存在最优返排压力梯度,固相粒度与缝宽匹配程度直接影响固相侵入深度,进而影响渗透率的返排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