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靖边油田曹崾岘地区延9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美丽  朱维 《辽宁化工》2011,40(5):493-495
曹崾岘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其主力油层为侏罗系延安组延9油层组。根据大量的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分析,认为曹崾岘地区延9期主要发育曲流河相。根据沉积层序特征,可将该区曲流河相细分为河道、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沉积微相。其中河道微相砂体最为发育,是该区延9的有利储层,河道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由于水侵量未知导致水驱气藏储量计算困难的问题,基于气藏压力下降引起水体压力下降、水体孔隙收缩和水体中水的弹性膨胀导致水侵的机理,应用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出了水侵量计算模型,建立了水驱气藏动态储量和水侵量计算新方法,该方法可同时计算出气藏的动态储量和水侵量.在此基础上,应用理论数值模型和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物质平衡法是计算气藏动态储量常用的方法。对于水体能量较弱的气藏,气藏累产气量和地层拟压力呈线性关系,通过外推两者的线性关系得到气藏动态储量;对于水体能量较强的气藏,气藏累产气量与气藏拟压力表现为末端上翘的直线,且水体能量越强,上翘幅度越大,在动用储量规模和水体能量均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则动态储量计算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南海东部中强水驱气藏RX34气藏为例,建立了一种针对中高渗水驱气藏的动态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气藏生产动态特征为基础,在地质依据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动态资料与基本静态地质认识相结合的方式,考虑了不同动态储量规模与水体能量组合的可能性,并与气藏实际生产动态特征相比较,创新性地引入Havlena-Odeh曲线确保水侵量预测的合理性,最终筛选出最符合实际的气藏动态储量规模及水体能量大小。  相似文献   
4.
杨鹏  秦峰  石军太  洪舒娜  白美丽  潘雪徵  罗睿乔 《当代化工》2021,50(10):2484-2489,2494
通过设计机理实验结合现场实际生产数据,以PY气田为例对海相砂岩气藏的水侵机理与见水规律开展研究.侧面接触自吸实验表明岩石孔渗条件越好,吸水能力越弱,毛管力作用不明显;微观玻璃刻蚀模型水侵机理实验表明水驱气过程中水优先进入小孔径、壁面,观察到圈闭、卡断以及指进现象,其中指进现象与驱替速度关系密切,当流速增高到一定值时,驱替压力占据主导,水能同时进入各种大小孔径中,水驱前缘均匀推进,随着驱替速度的适当增加,水驱气末的残余气饱和度越低气体采出程度越高.结果表明,对于均匀的边底水气藏适当提高气藏的采气速度,有利于提高气藏的无水采收率.宏观并联岩心水侵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单井气水同产阶段水气比缓慢上升与储层非均质性有关,以此为依据调整油藏数值模型,使单井产水拟合精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海相砂岩气藏气水两相驱替微观渗流特征,以番禺气田储层为例,开展气水相渗及微观可视化实验,模拟气藏成藏及开发过程中不同类型储层的气水渗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位储层渗流能力较好,Ⅰ类储层的共渗区明显大于Ⅱ、Ⅲ类储层。微观可视化实验表明气驱水过程气体优先进入大孔径、孔隙中央,且气驱前缘发生跳跃式的转换;而在水驱气过程中,水优先进入小孔径,在毛管力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指进现象,而当流速增大到一定值时,孔径尺寸不再影响水的前进方向,水能够同时进入各个大小的孔径中,使得水驱前缘均匀推进,且随着驱替速度的适当增加,水驱气末期残余气饱和度越低气体采出程度越高;残余气主要有绕流和卡段两种,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研究成果可为海相砂岩水驱气藏高效开发及调整挖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惠州26-6潜山勘探的成功,表明珠江口盆地具备潜山勘探潜力。白云凹陷西南基底在中生代为陆源岩浆弧,与惠州26-6基岩潜山具备相似的构造背景,已钻井钻遇岩性以花岗岩为主,具备潜山发育的物质基础。通过岩性分析、构造演化史、断裂活动期次分析明确潜山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潜山岩性以脆性花岗岩为主,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具备构造裂缝发育及后期活化的条件。基岩潜山经历长时间风化暴露剥蚀,多期构造裂缝为风化淋滤提供了通道,具备形成风化型储层的发育条件。建立早期挤压褶皱裂缝、晚期伸展断裂诱导裂缝的裂缝发育模式,在地质模型指导下,通过3Dmove软件实现构造裂缝的离散建模,形成一套离散裂缝的预测技术。研究表明,目标区基底以断裂诱导缝为主,潜山内幕裂缝更为发育,发育褶皱和断层相关裂缝的复合裂缝体系,具备更好的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