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海油临兴东区块靠近盆缘,目前勘探效果低于预期。为了探明该区断阶带的致密气勘探潜力,利用钻井、地震及岩心分析等资料以及物理模拟手段,针对烃源、构造和储层等基本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规律开展了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构造变形程度、断裂规模等特征临兴东区可划分为平缓构造带和断阶带,断阶带断层具有开放性,受煤岩Ro变化的影响,生烃强度由平缓构造带向断阶带逐渐降低,生气强度和开放性断裂控制了天然气的富集程度;2)受生气强度和断裂的共同影响,断阶带气层发育明显差于平缓构造带,成藏具有岩性-构造气藏的复合特点。源内生气强度有保证,储层能够有效充注,而在近源和远源地层,位于通源断层输导路径上的相对高孔渗层才是天然气聚集目标,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断阶带难以实现天然气大面积高丰度的聚集,主要是局部富集的特点。以上认识对该区提高勘探效果、实现精准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断裂对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分析了乌尔逊凹陷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关系。对断裂在鸟尔逊凹陷油气藏形成与分布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深源无机CO2气藏分布在该凹陷深大断裂附近;晚期和长期继承性断裂可作为凹陷南屯组烃源岩油气的运移通道;油气在平面上主要沿苏仁诺尔断裂分布;大一段较好的封闭性促使了乌尔逊凹陷油气藏主要形成在其下伏的南二段;与断层有关的圈闭是该凹陷的主要封闭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对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与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页岩油气地质评价方法和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为了有效而快速地评价页岩油气的潜力,基于国内外10多个页岩油气项目评价的工作实践,综合出了一套适合我国条件的页岩油气地质评价流程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应用过程及效果。所提出的页岩油气地质评价流程包括页岩区域评价、页岩评价和页岩油气储量评估。其中页岩区域评价包括建立地层格架、区域构造演化及古地理演化研究、地理地貌分析,目的是确定盆地内是否存在形成富含有机质页岩的古地理环境,评价中强调含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稳定分布及构造变化稳定性的确定;页岩评价的目的是确定页岩油气发育的有利区,评价中重点要确定"五度",即页岩深度、页岩储层厚度、页岩中有机质丰度、页岩中有机质成熟度、页岩的脆性度等指标,这是快速评价页岩油气有利区的关键;页岩油气储量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形成页岩油气的核心区或"甜点"区,该评估反映了页岩油气藏连续分布的特点。结论认为,所建立的页岩油气地质评价流程和方法便捷有效,为页岩油气快速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是剖析西准噶尔地区盆山耦合关系、盆地成因与造山带演化、沉积体系发育的关键地段。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二叠系佳木河组为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碎屑岩组成的混积地层,佳木河组下亚组分为2个三级层序PSQ1、PSQ2,中亚组和上亚组分别为三级层序PSQ3和PSQ4,下亚组主要充填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中亚组及上亚组主要充填扇三角洲为主的粗碎屑沉积物。五、八区佳木河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火山口及近火山口相、远火山口相,扇三角洲砂体和火山岩体是最重要的油气储集体。研究区已知油气藏多分布于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前缘亚相和火山口及近火山口相中,但是否能成藏关键在于构造(裂缝)、成岩作用、油源、圈闭等与储集层的空间匹配关系。图4参18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阿克亚苏地区三叠系中油组砂体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孔隙度和渗透性好,有利于油气储集,为主力产油层。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差异压实形成的沉积坡折,并结合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认为在大量物源、坡折带和单河道等因素的控制下,中油组为3级层序内部的低位域湖底扇沉积。随着相对湖平面的下降,在沉积坡折带边缘形成补给水道,物源的不断供应使研究区发育大面积的富砂湖底扇沉积。在内扇的富砂辫状补给水道、中扇辫状沟道和新的上置扇中均见很好的油气显示,但只有侧向封堵性好、砂体厚度大、砂体连通性具有两极性的储集层才有可能成为油气的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二叠系佳木河组由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组成,岩性复杂,彼此叠置.这种混积岩层的层序划分和沉积相分析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火山岩事件性和突发性的沉积特征也使碎屑岩沉积受到破坏.通过分析这种混积地层的形成条件、相控特征以及垂向发育,结合断裂系统发育特征、沉积相平面展布和岩性的突变接触,认为研究区的沉积体明显受控于构造沉降、物源供应强弱和火山喷发事件.在三大主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火山岩与碎屑岩混积的沟谷沉积体系,在等时格架内发育了水道式、水退式、水进式和中心式4种沉积充填模式,该模式对前陆盆地前渊带沉积发育演化及沉积充填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页岩气成藏的四性特征及对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勘探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藏是连续型天然气藏,是生储盖为一体的封闭天然气系统,其成藏具有生气的唯一性、储气的多样性、富气的变化性和供气的改造性。生气的唯一性是指页岩气藏的烃源岩来源为富有机质页岩,且唯一来源于成熟的有机质生烃作用;而储气的多样性则揭示了页岩气藏中天然气的主要赋存形态:游离态和吸附态,两种状态的天然气含量变化较大,天然气分子主要富集在有机质的微孔隙、微裂缝及页岩的孔隙、裂缝内;富气的变化性是指多种地质指标,即"五度"指标影响页岩气藏的形成,"五度"包括深度、厚度、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和脆性度,合适的"五度"指标才能形成商业开采的页岩气藏;供气的改造性凸显了页岩储层的最大特点,纳米级孔隙的非达西流渗流定律,该特点影响单井产量,造成产量低、递减慢、生产周期长,只有经过后期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气流。以上页岩气藏的四性变化为指导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黄柏岭组页岩气勘探提供主要技术依据,结合区域地质、地化特征,认为下扬子东南缘、东北部地区下寒武统黄柏岭组最有利于页岩气藏形成,并可进行必要的商业开采。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鄂尔多斯盆地内高生烃强度背景下发现的苏里格等大型致密气田,位于盆地东北缘的研究区由于双低特征(生烃强度低、地层压力低),且受东部离石走滑断裂带影响,致密气成藏规律复杂,局部产水量大,勘探开发规模性突破难度大。通过攻关低生烃强度区致密气成藏规律,配套形成了复杂岩性薄气层预测技术和低压致密气藏产能预测技术,获得了千亿方储量发现和十亿方年产量突破。研究认为:煤系烃源岩在(5~15)×108m3/km2中低生烃强度时天然气可以实现有效充注,随生烃增压降低,天然气由弥漫式充注转变为选择性充注,气层由准连续分布过渡为不连续分布,且干层和水层的厚度占比逐渐增大;由于物性对天然气成藏有控制作用,气层主要发育在滨浅海砂坝坝主体、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主河道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三类优势微相砂体中,单层厚度大、物性好的砂体更易形成致密气甜点;研究区南部立体成藏,北部源内成藏。研发了基于地质导向的复杂岩性薄气层预测技术,气层预测符合率达到80%,建立了产水风险识别图版和产能预测模型及预测技术,产能预测符合率达到90%,发现了日产百万方井组...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原油通过断裂带渗滤运移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自行设计组装的模拟实验装置,对原油通过不同粒度、泥质含量和倾角的断裂带的渗滤运移特征进行了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原油通过断裂带的运移速度与断裂带充填物颗粒粒度和断裂带倾角成正比,与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成反比;泥质含量是决定原油通过断裂带是否发生渗滤运移的主控因素。利用原油通过断裂带运移速度的大小,可以研究原油沿断裂带运移情况。以车古20潜山油藏断裂为例,利用模拟实验结果,计算了原油通过主要断裂的运移速度,研究了原油通过断裂带渗滤运移的特征,阐明了断裂在车古20潜山油藏油气运聚成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桂华  白玉湖  陈晓智  徐兵祥  祝彦贺  冯汝勇  陈岭 《石油学报》2016,37(11):1337-1342,1360
页岩储层厚度一般较大,且储层物性纵向上非均质性强,长水平井多级压裂开发技术要求对水平井着陆点及轨迹进行优选。通过综合考虑页岩可压性、资源禀赋、流动性等因素,提出了页岩油气纵向综合甜点的概念,其是纵向地质因素与工程因素的综合。建立了页岩油气纵向综合甜点识别流程及方法,实现了纵向上从远景段、有利段、核心段,再到甜点段的识别过程。定义了纵向综合甜点指数,可以量化评价储层物性纵向分布的差异及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地应力分布预估有效压裂裂缝高度,定义了纵向综合甜点系数,能够准确量化最优水平井着陆点,可以有效指导水平井靶点及轨迹设计,并且经过现场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