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9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河街组是沾化凹陷东部五号桩-长堤地区重要的储油层系,主要目的层段为沙三段和沙二段。沙三段和沙二段主要发育有浊积扇、水下冲积扇和滩坝沉积体系,在浊积扇、水下冲积扇中发育辫状水道、扇中前缘、辫状水道间以及扇根、扇缘等沉积微相类型,其中辫状水道、扇中前缘砂体物性好,原生孔隙及次生孔隙均较发育,辫状水道间以及扇根砂体物性较差。其储集特征主要受岩性、沉积微相、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将沙二段、沙三段储集层划分为好、中、差3种类型。图4表1参7  相似文献   
2.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饶阳凹陷杨武寨构造带层序地层发育受构造运动及断裂体系控制和影响,建立了该区的复杂构造活动背景下的层序发育模式,并对断裂体系下层序不同发育时期的沉积类型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重、磁、震多种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的综合解释,重点是要解决沉积区块基底的结构、火成岩分布、岩性、深层局部构造、基底断裂、深层构造区划以及含油气性。利用人机联作的手段修改侏罗系断陷及其内部磁性火山岩的厚度、范围、位置,进行正演计算,用拟合法求出最终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4.
青坨子凸起馆陶组地震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坨子凸起馆陶组是东辛油田潜在的油气勘探区带,但目前对本区的地层分布和沉积相特征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区内钻井不多且钻井取心、录井资料较少,因此开展区域的沉积相研究必须依靠现有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青坨子凸起周缘馆陶组地震相的研究,总结了该区的沉积模式,这对于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外,本区河流地震相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作为其他地区地震相研究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成藏演化论稠油形成机理--以济阳坳陷罗家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沉积埋藏史、生烃史及油气运聚史的研究,确定烃源岩生、排烃及油气运聚期次;结合稠油物理、地球化学性质复杂变化的特点,以阶段性成藏各过程为线索,分析各阶段稠油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理清了稠油的形成机制,建立了石油稠化模式,总结了石油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多种烃源岩、多个成藏期及多种石油稠化作用控制重油成因与分布”的新观点,拓宽了研究重油成因与分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利用储层地质学理论与方法,对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储层压实、胶结和溶蚀3种主控成岩作用的成岩强度定量计算,厘定成岩强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成岩相类型,建立不同类型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研究成岩相平面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压实强度划分为弱、中、中强和强4个标准,胶结程度及溶蚀程度均划分为弱、中和强3个标准,将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储层划分为中强压实中溶蚀相、强压实中溶蚀相、强胶结弱溶蚀相、强压实弱溶蚀相、强胶结相和强压实相6种成岩相类型,成岩相平面展布受物源和沉积相的控制作用明显。其中,中强压实中溶蚀相和强压实中溶蚀相为有利的储集相带,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孝新合构造带和中江—洛带地区,纵向上,上亚段相对优质成岩相储层物性好于下亚段。  相似文献   
7.
基准面的升降造成有效可容空间内相系列向陆和向盆迁移.根据这一原理可绘制基准面变化曲线.以苏里格气田二叠系河流相地层为例来阐述这种方法.将目的层段所有准层序按照所代表的不同沉积相和能量级别划分为5种类型.它们沿水流方向形成一个相系列.将研究区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区,分区统计出每个准层序(层)内出现频率最高的准层序类型,以这种类型作为该区、该准层序(层)的准层序代表类型,然后将各区准层序代表类型连接起来,从而分区绘制了基准面变化曲线.最后通过统计全区1 m以上砂体的平均厚度在各准层序(层)中的变化趋势来定量验证上述基准面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8.
根据岩心、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南—南贝尔凹陷主要发育以坡降大、近物源、多物源为特征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深湖泥岩沉积是研究区内最为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综合利用各种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砂岩百分含量、重矿物等资料,对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的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东濮凹陷储层致密演化历史及纵横向分布规律不清,前人研究侧重于定性回剥分析储层孔隙演化,缺乏定量分析,成岩作用以点上分析为主,物性及成岩相平面分布规律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区勘探开发效益,本文在对研究区储层成岩演化史进行分析恢复的基础上,划分了储层成岩相,建立了成岩作用综合模式.利用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孔隙度...  相似文献   
10.
南贝尔凹陷东次凹北洼槽铜钵庙组-南屯组发育火山碎屑岩储层,在纵向上存在5个异常高孔隙带,其深度分布范围分别为1450~1500 m、1560 ~1775 m、1840~2030 m、2110~2230 m、2330~2520 m。针对上述5个异常高孔隙带,应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铸体图像分析、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其成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异常高孔隙的形成主要与凝灰质成分的溶蚀溶解作用有关,凝灰质成分易于发生溶蚀是形成异常高孔隙的根本原因;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溶蚀溶解作用得以进行的主要营力;有利的沉积相带空间配置关系是控制异常高孔隙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高岭石向绿泥石转化产生的无机酸对于异常高孔隙的形成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