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超  肖枚  王瑀  张敏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5):14-17,146
白东地区位于歧口富油气凹陷滨海海域,是一个受两期构造叠加形成的近东西向大型背斜构造。勘探初期以古近系的东营组、新近系为目的层,以中部地堑构造为主探对象,虽见油气显示,但未获得实质性突破。通过精细研究认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依附海河断层的大型背斜构造,位于歧口凹陷主体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构造的分区性和北部燕山物源的波及强弱及储盖组合配置关系的不同,决定了白东地区东部主体带发育以沙一下为勘探目的层系的构造气藏,西翼斜坡区则可形成东营、沙一中、沙一下多套目的层系的构造-岩性气藏。  相似文献   
2.
北部滩海区火成岩广泛分布,岩浆活动在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着多重作用.系统分析了黄骅坳陷北部滩海区火成岩的主要特征,针对该领域从火成岩分布特征、岩相特征、形成机制、活动期次、形成时代以及岩浆活动与油气的关系等6个方面探讨了岩浆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认为火成岩大面积分布不利于油气向上第三系运移,油气可能主要聚集于下第三系圈闭中形成岩下油藏.  相似文献   
3.
大港油田浅层气是指埋深在400~1 500m之间的气层,生产中存在气层规模小、气层能量不足、难以识别等问题.应用地震油气检测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包括:应用以弹性介质模型为基础的叠前检测技术,采用AVO方法建立正演模型,对大港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根据AVO异常相应特征进行含气预测,指示出具有较好含气特征的砂岩分布区;应用以黏弹性介质模型为基础的能量吸收分析技术,对极浅层开展了浅层气检测与横向预测,气层亮点特征明显,预测出2个潜在的含气区;应用地震属性气层预测方法,发现平均能量属性对研究区内气层反映较为敏感,由此确定出研究区的气层平面展布规律.通过地震信息储层含气性预测技术的应用,预计新增浅层气储量为(50~60)× 108m3,筛选出目标区块10个,已被作为大港油田下一步产能建设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4.
滨海斜坡区沙一段砂体发育模式与岩性油气藏勘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骅坳陷滨海斜坡区由于受到多物源影响,存在沉积亚相类型多、储层横向变化快、砂体预测困难等特点。通过对该区开展地震地质精细预测研究,明确了古物源、水下低隆起和沉积相带对海域地区砂体发育程度的影响。以沉积古背景为研究基础,依据地震响应特征并结合地震多属性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沉积地质模型,预测了砂体的发育模式。钻探结果表明,预测与实际吻合较好,证实该模式对预测研究区岩性油气藏分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曲流河点坝构型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点坝中剩余油的空间分布,是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以港东油田A区块的明化镇组为例,在九级构型研究基础上,对曲流河点坝储层构型进行了解剖,描述了侧积层的几何形态、规模、方向及其叠置关系;定量识别了侧积层的个数、倾角等构型要素;并且,利用曲流河侧积层的测井曲线判别结果,运用基于面的确定性建模方法,实现多个侧积层面的空间表征,建立了精细的点坝沉积单元构造模型、点坝及侧积层模型,为后续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滨海Ⅰ号构造是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勘探程度很低的大型构造,所钻探的白东2×1井东营组发现低产油流。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原油为中高蜡轻质成熟原油,甾烷组成中以胆甾烷和异胆甾烷为主,且C27,C28,C29甾烷呈略不对称的"V"型分布,有一定量的重排甾烷和4-甲基甾烷;萜烷组成中三环萜烷略低于五环萜烷,伽马蜡烷高,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含量相对较高。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表明该原油的生烃母质具有菌藻类和陆源高等植物混合特点,且沉积于半咸水—咸水环境,应该来源于歧口凹陷沙一下段或沙三段咸水湖相烃源岩。滨海Ⅰ号构造紧邻歧口生油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好,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7.
歧口凹陷西南缘是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区,受斜坡背景控制,发育不整合、上倾尖灭、孤立砂体、颗粒灰岩等多种类型构造岩性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通过剖析歧口凹陷西南缘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对该区油气分布规律与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指出下步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对歧口凹陷今后的油气勘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滨海断鼻位于黄骅坳陷中北区,为依附于滨海断层下降盘的断鼻圈闭,钻探证实该断鼻具有含油气层系多、油气藏类型多、平面叠置连片及油气复式聚集的特点。烃源岩分布、构造演化分段性、砂体分布及烃源岩母质类型等因素决定了古近系油气的富集程度及展布规律。认为明确研究区油气的主控因素对确定不同构造部位的油气勘探方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歧深1井碳同位素分布呈δ13C3>δ13C2>δ13C1的特征,甲烷碳同位素较重,乙烷和丙烷的同位素异常重,干燥系数较高,天然气的演化程度也较高,处于高成熟阶段。同位素、组分和轻烃特征表明歧深1井天然气为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的混合气,并且来自于偏腐殖型干酪根。通过歧深1井的发现证明歧口凹陷深层确实存在高成熟的油气,而且中浅层未发现这种高成熟天然气,说明深层高成熟天然气没有运移到中浅层意示着延伸到深层断裂晚期处于封闭状态,或者是由于高压影响,使高成熟天然气无法运移到中浅层储层,说明深层具有独立的成藏系统高成熟天然气保存良好,意示深层具有很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气藏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水的侵入,气井带水生产将严重影响气井的生产能力。本文以气井流动状态产能方程为基础,利用气水相渗曲线与生产水气比的关系,对气井产能方程进行了修正,从而获得产水气井的产能方程,指导现场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