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高含水期低渗透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容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加剧,严重影响油藏注水开发的效果。以温米油田温西一区块三间房组低孔、中—低渗透储层为例,基于岩性、沉积及微观特征分析优势渗流通道形成的控制因素,综合动、静态资料确定识别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及评价标准,并优选动、静态参数建立综合评价指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温西一区块三间房组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受岩性、沉积相及微观特征控制;其静态特征表现为岩性粗、物性好,沉积于水下分流河道的主流线上;动态特征表现为吸水剖面存在差异,油井含水率突然升高,示踪剂水线推进快,突破厚度小。研究区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标准为:层内渗透率大于或等于40×10-3μm2,层内渗透率级差大于或等于20,孔喉半径大于或等于3.6μm,月含水率上升率大于或等于30%,单层吸水率大于或等于50%。  相似文献   
2.
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是反映水驱油田渗流特征和建立水驱开发规律的基础。目前,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种类较多,各种关系式之间相互关系复杂,给现场应用带来一些困惑。为此,编制了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演化结构图。结构图上明显显示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可划分为两大系列,即指数系列和方次系列。尤其是在方次系列中,随着油相指数与水相指数由相等变不等,再到油相指数、水相指数与含水饱和度相关,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的拟合精度越来越高,其适应性越来越好;另外,从结构图中不仅可以发现已有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研究过程中由于约束条件排列次序的不同而导致某些模型的遗漏,而且也可展示出现阶段该类技术的研究热点及方向。最后,利用大庆油田3类油水相渗数据对新增的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油相指数、水相指数与含水饱和度呈多项式关系时,多项式次数越高,拟合精度越高,误差越小。  相似文献   
3.
针对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油藏地下油水关系复杂、认识难度大等问题,以精细数值模拟为手段,利用油藏优势潜力评价技术,即剩余油饱和度、储层有效厚度、剩余油分流能力、储层渗透率等多因素综合决策技术,用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丰度、优势潜力丰度、优势动用潜力丰度四个步步递进的指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剩余油优势开发潜力区域。其研究结果在温米油田温西三区块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成功验证,说明这种多因素精细评价高含水期剩余油潜力分布的新方法准确可靠,对于指导油田开发实际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含水上升规律与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之间缺乏对应理论基础的问题,以常用的4种含水上升规律为基础,利用定积分方法,结合物质平衡方程,建立了各自对应的累积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式,并给出了4个不同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的待定参数确定方法,丰富了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的评价方法。研究表明,油田含水上升规律不同,其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也不同,其实质是由于水驱油特征的差异所决定的。实例应用表明,甲型与丁型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为凸形曲线,表明低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慢,累积存水率下降慢,高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快,累积存水率下降快;乙型与丙型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为凹形曲线,表现出的开发特征与凸形相反。研究成果对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累积存水率变化规律优选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