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3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考察发泡剂表面扩张性质与泡沫性能的关系,利用界面流变仪测量发泡剂的表面扩张性质和泡沫扫描仪测量发泡剂的泡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发泡剂的表面扩张模量、黏性和弹性随质量分数增加出现极大值,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扩张黏性明显高于其他发泡剂,其余4种发泡剂的表面扩张黏性相差不明显,不同发泡剂的表面扩张模量的关系与表面扩张黏性基本一致;随质量分数增加,不同发泡剂的起泡体积趋于平稳,泡沫稳定性出现极大值,而后缓慢降低,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椰油酰胺丙基羟磺酸甜菜碱的起泡体积和泡沫稳定性最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较差;发泡剂的泡沫稳定性与表面扩张弹性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与表面扩张模量或表面扩张黏性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驱剖面返转规律及返转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室内并联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及渗流力学的基本定律,对聚合物驱油过程中的剖面返转规律及返转机理的研究表明,油层非均质性是剖面返转的主要原因,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及返转时机提前,低渗透层累积吸液比例下降。在固定渗透率级差条件下,随着聚合物分子量及浓度的增大及返转时机提前,低渗透层累积吸液比例下降及聚合物驱波及效率下降。剖面返转的根本原因在于聚合物溶液在高、低渗透层中的动态阻力系数表现规律不同,高渗透层中阻力系数呈对数式上升。低渗透层中阻力系数呈指数式上升。即高、低渗透层中阻力系数变化率不同,高渗透层中阻力系数变化率不断下降,低渗透层阻力系数变化率不断上升,在注聚合物初期,高渗透层中阻力系数变化率大于低渗透层阻力系数变化率,当二者相等的时候,吸水剖面开始发生返转。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和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AS)是一项带有方向性的廉价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在碱和表面活性剂的水相混合体系中再加入聚合物形成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ASP)可以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原油中的酸性物质与三元体系中的碱中和,在油水界面形成活性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IFT)。本文所描述的三元复合驱和微生物技术的结合方法对单独三元复合驱不能起作用的原油应用该项技术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创新技术。这项技术是基于微生物可以改变原油;产生酸性物质如羧酸,并在油水界面上被碱混合物中和。应用氧化烃类微生物;比如节杆菌(arthrobacter.sp),在实验室摇瓶论验中发现原油样品中酸含量增加。测量微生物处理过的原油和碱/表面活性剂混合物之间的悬滴界面张力低于没有利用微生物处理原油的值。对于用节杆菌处理过的原油;界面张力从0.327mN/m(未处理)降到0.07333mN/m。为了优化该项技术,筛选了多种微生物。并开展了岩心驱替实验,定量确定原油采收率。应用微生物驱和三元复合驱技术进行的实验室岩心驱油实验表明,微生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结合技术的原油采收率比单独微生物驱和单独三元复合驱的都高。经微生物预处理的采油方法,原油采收率的提高值与微生物处理的原理酸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认识聚合物驱油机理,优化聚合物驱油参数,利用分流理论建立了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含油饱和度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基于原油和聚合物溶液作用机理、运移规律的认识,从理论上揭示了油藏中有聚合物驱替液的前缘原油富集聚并过程的存在,随着原油不断的富集聚并,油藏中会形成油墙.根据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利用建立的模型研究聚合物驱过程原油富集聚并的影响因素:聚合物溶液前缘的质量浓度梯度、聚合物黏度—质量浓度关系、聚合物溶液弹性和聚合物引起的水相相对渗透率下降.结果表明,高相对分子质量、高质量浓度聚合物驱具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聚合物驱油过程相对分子质量和注入质量浓度的选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内一些油田已陆续进入聚合物驱后续水驱阶段,亟待研发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为此,应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聚驱后井网加密和二元复合驱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实验过程中,利用饱和度监测技术测量物理模型含油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聚驱后油层仍有大量剩余储量,通过井网加密和二元复合驱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29.86%。  相似文献   
6.
根据油气杂志(Oil&GasJournal)两年一度的EOR项目调查结果,美国是世界各国聚合物驱油年原油产量最高的国家,在1988年达到了最高峰(80×104t/a)。其次是加拿大的TaberM.D油田(67×104t/a)和俄罗斯的Romashkino油田(47×104t/a)。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在进行非混相CO2驱三次采油矿场试验中,出现了气体突破井产液量下降及气窜角井停喷问题,本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薄膜状剩余油动用条件不明确的问题,采用Polyflow软件模拟计算和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三元复合物体系界面张力对薄膜状剩余油动用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薄膜状剩余油的临界破裂条件.结果表明:当油膜自身毛管力作用小于驱替液作用在油膜上的法向力时,油膜会发生破裂.对于同一油膜,流场毛管数越大,油膜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国外发表的有关资料,概括介绍了三次采油方案设计的油藏描述方法。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应用κ/φ曲线(本文步骤4给出了这一概念的推导),从地质和岩石物性数据中改进油层分层,它不改变实验室测量的水/油相对渗透率数据,为了拟合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动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二氧化碳驱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分析了见诸国外文献的18种二氧化碳驱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的应用条件。不同油田的原油性质不同,要得到符合实际的最小混相压力预测值,必须根据应用条件认真选用适合本油田原油的预测公式。本文在分析对比各种公式的基础上,找出了适用于预测大庆油田石蜡基原油与二氧化碳最小混相压力的Silva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