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数字电路的迅猛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也都快速向数字化演进,再加上"数字家庭"、"数字社区"、"数字网络"……等各种突出数字化特征的广告语,我们忽然发现人类生活已迈进了数字时代,模拟似乎已被遗忘甚至成了落后的代名词。其实,在数字化产品中,模拟电路和器件往往扮演着数字信号与真实世界信号之间的转换角色,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件。但是,由于模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经验和时间的积累,相对数字技术门槛较高,所以业界普遍认为一个公司在数字技术方面占有优势往往比较容易被超越,而在模拟技术方面的优势才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虽然模拟器件种类繁多、应用无处不在,但真正在模拟领域做得出色的公司并不多的主要原因。驰骋DSP市场的德州仪器(TI)公司在模拟器件领域也是领头羊,近日,其模拟产品资深副总裁Gregg Lowe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分享了其对模拟市场的精辟看法,并阐释了TI在模拟市场的布局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国产新型热作模具钢3Cr3MoW2V为试验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分析了3Cr3Mo3W2V钢贝氏体的组织类型,形态及转变机制,为该钢生产上广泛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气藏配产方法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气藏产能受单井控制储量、岩性岩相、储集空间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能变化大,评价比较困难,无阻流量配产法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为此,利用动、静态模型将该区储层划分为Ⅰ、Ⅱ、Ⅲ类3种类型,找到了各类储层的产能特征,以利于指导布井和后期新井的配产;综合利用无阻流量法、采气指数法、类比法、图版法等方法对新井进行产能标定研究;综合利用物质平衡法、试采压降法、单井动态模型法等方法对老井进行产能标定研究。进而得到了每类井的合理配产范围:Ⅰ类储层,直井合理产量为(8.00~10.00)×104 m3/d,水平井合理产量为(22.00~24.00)×104 m3/d;Ⅱ类储层,直井合理产量为(5.00~6.00)×104 m3/d,水平井合理产量为(14.00~16.00)×104 m3/d;Ⅲ类储层,直井合理产量为(2.20~3.50)×104 m3/d,水平井合理产量为(9.00~11.00)×104 m3/d。研究结果还表明适合克拉美丽火山岩气藏的配产方法是:新井应该利用系统试井特别是修正等时试井或类比的方法进行配产;老井最好利用单井动态模型法进行配产。  相似文献   
4.
以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为例,对具有低幅度、多层系、边底水和“一砂一藏”特点的油藏开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动态,综合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主要针对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地层压力、井底压力、产液量、注入压力和不同开发方式等决策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选,制定了油藏合理可行的开采技术界限,为油藏长期稳产和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等应力片形试样设计及应力松弛测试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STME328-78设计了等应力的片形应力松弛测试试样,对其应力松弛测试装置进行了初步探索,并进行了应力松弛测试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麦欣 《电信科学》2007,23(1):48-51
近年来,广东电信科技创新工作以提升企业效益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高效、服务市场"为主线.有力支撑和促进了企业的中心工作.本文在总结广东电信近几年科技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对电信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提出了几点认识,并提出了对继续推动广东电信科技创新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陆梁油田陆9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侏罗系西山窑组油藏属于低幅度构造油藏,具有油层数量多、纵向跨度大、砂泥岩薄互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低电阻油、水层识别难度大等特点。为加快开发节奏,加速探明储量向商业储量转化,应用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和评价方法,通过微幅度背斜与主要含油砂体配置关系的研究和现代油藏工程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多含油层系油田开发经验基础上,结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划分该油藏的开发层系,确定了油藏井网形式和井距,为陆梁油田的开发建设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