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0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85篇
电工技术   231篇
综合类   279篇
化学工业   616篇
金属工艺   228篇
机械仪表   229篇
建筑科学   315篇
矿业工程   72篇
能源动力   235篇
轻工业   251篇
水利工程   93篇
石油天然气   194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2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7篇
冶金工业   141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41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凝析现象对雅克拉凝析气处理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晓春 《天然气工业》2006,26(6):134-136
雅克拉凝析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境内,它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西北分公司探明并投入开发的最大凝析气田,采用衰竭式开采。通过对井口物流的相态研究,认识了凝析气的反凝析规律,采取了提高凝析气中C3收率的方法,以确保外输干气的烃露点达到管输要求,并提高该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在工艺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多种工艺方案比选,确定选用膨胀机进口压力为6.0 MPa的膨胀机制冷工艺, C3收率达到92%以上,外输干气烃露点满足管输要求。  相似文献   
2.
地下埋藏式钢岔管抗外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岑黛蓉  王建  丁丽 《水力发电》2006,32(1):52-54
考虑了钢岔管与混凝土垫层的初始缝隙和初始几何缺陷,给出了一套地下埋藏式钢岔管抗外压稳定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和求解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某工程实例,将其成果与阿氏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到一些对工程设计有参考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基于EDGE系统接收机中信道估计的实现方案,并对算法的各项性能做出评估。首先论述了算法的采用及其理论依据。接着,说明了信道预估计的原理及方法。最后,针对MAT-LAB及 DSP上的仿真结果,比较了各项系数对于系统性能改善所具有的影响和作用,对系统特性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 2 .0Mt/a渣油加氢脱硫装置中的 4M80 30 /2 2 2 0 0 BX型新氢压缩机的特点、技术特征及标定情况。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对压缩机气体组成、容积流量、轴功率、进排气压力和进排气温度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标定表明 ,该机组设计方案合理 ,运转平稳 ,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较好的满足了工艺操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多级机站通风新模式和矿井通风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中详细论述了我国“九五”期间金属矿山在多级机站通风系统改造中涌现出的先进技术 ,反映了我国矿山通风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 ,探讨了矿井通风技术的发展方向 ,对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7.
This paper focuses on designing the optimal layout of measurements f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problems in geomechanics, which are usually based on in situ displacements. The existence, uniqueness, and stability of the solution from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process are thoroughly discussed. Based on these understandings of the problem, two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as a means of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the optimal measurements. The validity of these algorithms is first proved by some academic examples, then these algorithms are applied to the Munich subway tunnel project. Good results are observed there.  相似文献   
8.
9.
网络存储的发展历程及新兴的iSCS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广海 《世界电信》2004,17(8):33-36
目前SAN和NAS存储正在迅速发展,DAS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今天超过1/3的存储是网络化的,如果不是因为FC的高成本和复杂性.这个数字还会更大。iSCSI是IETF一种新的标准协议.它将SCSI命令压缩到TCP/IP包.使数据块在IP网络上传播。和FC-SAN相比.高速千兆iSCSI耙SCSI、以太网和TCP/IP结合起来,具有许多优势.如建立在稳定和熟悉的标准上;较低的总拥有成本,安装和维修费用很低;较高程度的可操作性,减少了异构网络和电缆.使用一般的以太网交换机而不是特殊的FC交换机;等等。  相似文献   
10.
In order to monitor sufficiently large areas of interest for surveillance or any event detection, we need to look beyond stationary cameras and employ an automatically configurable network of nonoverlapping cameras. These cameras need not have an overlapping field of view and should be allowed to move freely in space. Moreover, features like zooming in/out, readily available in security cameras these days, should be exploited in order to focus on any particular area of interest if needed. In this paper, a practical framework is proposed to self-calibrate dynamically moving and zooming cameras and determine their absolute and relative orientations, assuming that their relative position is known. A global linear solution is presented for self-calibrating each zooming/focusing camera in the network. After self-calibration, it is shown that only one automatically computed vanishing point and a line lying on any plane orthogonal to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sufficient to infer the dynamic network configuration. Our method generalizes previous work which considers restricted camera motions. Using minimal assumptions, we are able to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 promising results on synthetic, as well as on re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