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维统计机器翻译中的形态学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汉语和维吾尔语语序差别(前者是主-谓-宾结构,后者是主-宾-谓结构)及形态差别较大的问题,通过编写调序规则将汉语调整为主-宾-谓结构,将维吾尔语单词切分为词干、词缀等更小的词素单元来训练统计模型,同时测试词素的切分粒度对翻译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汉语句法结构的调整及以词干、词缀等更小的词素形式参与训练可以有效...  相似文献   
2.
Co‐Mn‐O composite oxide nanosheet catalyst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using a facile urea‐assisted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in the absence of organic or organic templating reagent. Co‐Mn‐O nanosheet catalyst was optimized by varying hydrothermal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molar ratio of Co‐Mn to urea,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and hydrothermal time.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nitrogen adsorp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Raman spectroscopy, and H2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were used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alyst na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CO preferential oxidation (CO PROX) in excess H2. The developed Co‐Mn‐O nanosheet catalyst have demonstrated much superior catalytic performance to Co‐Mn‐O nanoparticle, particularly in the low temperature range, and 100% CO conversion over the developed Co‐Mn‐O nanosheet can be achieved in temperature range of 50 to 150°C at 10,000 mL g?1 h?1 of gas hourly space velocity in the standard feed. Furthermore, the almost complete CO removal over Co‐Mn‐O nanosheet at 125°C of low temperature with 94.9% selectivity can be achieved even in the simulated reformed gas. The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is ascribed to nanosheet morphology, more surface Co3+, smaller average crystallite size, higher reducibility, and strong Co‐Mn interaction. Catalytic stability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e developed nanostructured catalyst exhibits high catalytic stability for CO PROX reaction in simulated gas. The developed Co‐Mn‐O nanosheet catalyst can be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catalytic elimination of trace CO from H2‐rich gas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applications. © 2014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61: 239–252, 2015  相似文献   
3.
恒温下,Ru/Al2O3和O2可将2,6-二羟甲基-4-甲苯酚氧化成2,6-二甲酰基-4-甲苯酚,其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易于操作,收率也很高;同时初步探讨了该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由于维吾尔文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已发表过的算法不能直接应用到视频中的这类文字。首先对视频帧的笔画滤波响应做全局阈值处理,然后利用维吾尔文在基线上横笔画居多的特征,通过水平投影找到基线位置,在基线上下方确定上下文本线。最后用垂直投影和启发式规则确定文本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这类文字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短语的汉维/维汉统计机器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电话录音的汉维平行语料库和开源的Moses系统构建一个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针对汉维平行语料库规模较小和维吾尔语形态变化比较丰富的特点,通过对词级的语料库进行切分得到词素级的语料库,并分别进行词一级的实验和词素级的实验。实验表明,词素级的实验能降低无法识别的词的概率,提高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联合式多引擎维汉机器翻译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维吾尔语形态变化丰富的特殊性,搭建一个基于Factored的维汉机器翻译系统,将Factored系统和基于层次短语的Joshua翻译系统以及Moses中基于句法的翻译模型进行系统融合,构建混淆网络。提出一种词级和句子级联合融合的维汉机器翻译方法,利用一致性网络进行词级融合,并采用最小贝叶斯算法进行句子级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式多引擎方法能提高1.72%个BLUE-SBP值。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维吾尔语语音识别的识别率,在分析维吾尔语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子字单元的维吾尔语语音识别总体结构,指出维吾尔语单词的发音模型,给出构建子字发音字典的方法,及其以子字单元为基础构建语言模型与声学模型的方法。在一个语音库上进行实验,采用一种非监督的词切分方法对维吾尔语单词进行词切分,生成子字。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子字单元的维吾尔语语音识别可以获得更好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语动词体范畴的有限状态自动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语动词的体范畴是维吾尔语动词语法范畴中极为复杂的范畴,也是维吾尔语信息处理中的难点问题之一,计算机对维吾尔语动词体范畴的处理是在对人称、时、否定等语法范畴处理之后才进行处理。但是难点就是体范畴重叠问题的解决。维吾尔语动词的体范畴词尾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在词干,这使得维吾尔语动词体范畴的重叠形式可用有限状态自动机形式化描述。因此它根据重叠规则构造从右向左的非确定自动机,之后把从右向左方向的自动机转换成从左向右的非确定自动机,最后把非确定自动机转换成确定自动机来实现维吾尔语动词体范畴的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9.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溶解纤维素(棉浆粕),在纤维素/[Bmim]Cl均相溶液中,以(NH4)2S2O8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纤维素/BMA接枝共聚物;采用FTIR,SEM,XRD,TG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以及(NH4)2S2O8、BMA、MBA的用量对接枝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纤维素/BMA接枝共聚物形态呈非晶态的粒状,结晶度明显降低、热稳定性相对提高。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BMA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纤维素)∶m((NH4)2 S2 O8)∶m(BMA)∶m(MBA)=1.0∶0.1∶4.0∶0.1,65℃,2 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94.5%,制备的纤维素/BMA接枝共聚物对水中二氯甲烷的吸收率达到了24.6 g/g。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结合多年化工分离课程教学经验和分子印迹技术研究工作经历,提出以分子印迹分离过程为例讲授化工分离课程中的吸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有利于讲授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平衡等理论知识,还可以引入一种新型吸附分离方法尤其,还能用常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为学生开设吸附分离实验课程,如测定吸附剂的性能及绘制透过曲线等,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