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郭晓陶  王星  周冬青 《兵工学报》2016,37(10):1844-1851
针对由于各种信号干扰和传感器误差导致辐射源个体正确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 多传感器融合识别算法进行复杂电磁环境中的通信个体识别。该算法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和特征提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侦测的信号特征,减少了识别过程中的不确定信息。该融合识别算法提取侦测信号中的个体特征,使用基于决策向量的自适应证据融合方法将由个体特征转化而来的多个证据相融合,最后再根据判决准则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分别对自适应融合方法和融合识别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证据融合方法可以综合考虑融合过程的计算效率和融合结果的合理性,在二者之间达到平衡。与现有的识别方法相比,多传感器融合识别算法可以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中个体识别的稳定性和正确识别率。针对由于各种信号干扰和传感器误差导致辐射源个体正确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 多传感器融合识别算法进行复杂电磁环境中的通信个体识别。该算法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和特征提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侦测的信号特征,减少了识别过程中的不确定信息。该融合识别算法提取侦测信号中的个体特征,使用基于决策向量的自适应证据融合方法将由个体特征转化而来的多个证据相融合,最后再根据判决准则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分别对自适应融合方法和融合识别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证据融合方法可以综合考虑融合过程的计算效率和融合结果的合理性,在二者之间达到平衡。与现有的识别方法相比,多传感器融合识别算法可以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中个体识别的稳定性和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雷达数据融合时融合结果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S 证据理论的自适应融合算法。该算法将单传感器多时刻时域融合和多传感器空域融合相结合。首先,利用盒状图对单传感器测量值分类优化,进行单传感器时域融合;再根据文中提出的改进证据冲突程度判据,对高冲突的局部证据进行修正,并选择相应的多传感器空域数据融合算法。仿真分析表明,文中算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现有的多雷达数据融合算法相比,文中算法能够有效降低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且融合结果更加可靠、精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