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家蚕丝为原材料,采用两种溶解体系来调控蚕丝蛋白的分级组装,制备了不同尺寸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对颗粒的形貌及结构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iBr-FA溶液体系制备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呈扁平状,当FA质量分数在5%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呈无规卷曲构象;增加FA含量,促使β-折叠结构形成,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结构更加规整;采用CaCl_2/H_2O/C_2H_5OH-FA溶解体系制备出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呈球状,颗粒的粒径均一、分布均匀,基本呈稳定的β-折叠结构。通过调控丝素蛋白自组装过程制备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整个过程不涉及有机溶剂的添加和复杂设备的使用,所制备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尺寸均匀、结构规整,可以进一步拓展丝素蛋白在药缓释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针对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协议的安全加固方法,给出了一个MQTT协议的安全加固框架。首先,对MQTT协议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炼了认证、鉴权、数据传输保护和代理的可信性这4个安全需求点;其次,描述了安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协议、增强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主题加密、属性加密和代理重加密这5种方案的原理与应用;最后,给出了上述方案的直观实现代价和优缺点对比,并基于此给出了一个MQTT协议的安全加固框架。该研究除可应用于MQTT协议以及其他物联网协议的安全加固,对于云环境和区块链场景下的数据共享等,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诗怡  邵波 《节能》2020,39(8):52-56
微藻类微生物可以产生油脂,油脂可以转化为生物柴油。以废蔗渣中的含碳有机物作为原料培养斜生栅藻,通过对比实验和分析斜生栅藻的生长量、产油量、产油率,得出斜生栅藻产油率最高的水解液含量,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产油率最高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斜生栅藻产油的影响最大,当pH值为7.0、光照时长为18.0 h、氮含量100.0 mmol/L时斜生栅藻的产油脂率达到最大,为44.35%。  相似文献   
4.
张诗怡  姚宏  杨鑫 《西部皮革》2022,(5):98-100,107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行业已经成为自贸区举足轻重的产业之一,但江苏自贸区跨境电商也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贸易水平.本文基于自贸区视角运用SWOT分析江苏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改进45#钢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拓宽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60(N1)、Ni60-10%Cu(N2)、Ni60-20%Cu(N3)(wt.%)三种耐磨复合涂层,研究三种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1涂层主要包括γy~Ni固溶体、Cr_(7)C_(3)硬质相、FeNis金属间化合物,N2、N3涂层额外含有固体润滑相Cu。性能上N1(730.41 HVo,s)、N2(653.04 HV_(0.5))和N3(592.29 HV_(0.5))涂层的显微硬度均高于基体,分别达到基体(299.20HV_(0.5))的2.44、2.18和1.98倍;室温下N3涂层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性能,摩擦因数比N1涂层降低8.5%,N2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磨损率为1.74×10^(-5)mm^(3)(N·m),而添加20%Cu后,涂层对硬质相的支撑下降,导致硬质相剥离涂层,进而破坏润滑膜,导致磨损率上升。然而在600 C下,N1涂层的减摩性能最佳,摩擦因数比基体下降50.7%,N2涂层耐磨性最高,磨损.率为5.99×10^(-5)mm^(3)(N·m),低于N3涂层的磨损率9.02×10^(-5)mm^(3)(N·m),这是因为添加固体润滑相Cu对涂层的保护作用不足以抵消涂层硬度下降的负面影响。为固体润滑相Cu改进Ni60复合粉末,进而制备成自润滑复合涂层提供了添加量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研究至关重要,目前主流的4.4 V高电压钴酸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达到260 Wh/kg以上,所以发生热失控的风险会更大.本文利用加速绝热量热仪对两种品牌公司的高电压钴酸锂软包电池进行热失控研究,评估高电压钴酸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的风险,并分析了两种电池发生热失控的行为差异.温度-时间曲线和温度变化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电信息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探索是永恒的话题和先导。阐述三网融合时期德清广电在数字化以后向信息化转型过程中的网络建设思路和技术创新探索,采用三网并行的技术打造现代信息时代的大数据宽带网络,从而实现全县广电信息业务的全面承载和流畅传输。  相似文献   
8.
采用3Ni-Al体系通过真空热压法制备出铁基表面Ni_3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研究了3Ni-Al体系的反应过程、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界面形貌及涂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Ni-Al体系在真空热压过程中能完全反应,在Fe基体表面原位形成Ni_3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涂层组织纯净、致密,与Fe基体之间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Ni_3Al涂层的硬度显著高于Fe基体的硬度,约为400 HV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突破 Ti6Al4V 合金在关键运动零部件的应用限制,提高其耐磨减摩性能并延长稳定服役周期,采用激光熔覆技术成功在其表面制备 Co-5%Ti 3 SiC2 、Co-5%Ti 3 SiC2 -10%Cu、Co-5%Ti 3 SiC2 -20%Cu (wt. %) 三种配比的复合涂层,系统分析三种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物相、显微硬度以及室温和 600 ℃ 下的摩擦学性能和磨损机理。 研究发现:Co-5%Ti 3 SiC2 涂层主要由γ-Co 固溶体、润滑相 Ti 3 SiC2 、硬质相 TiC 和金属间化合物 CoTi x 构成,含 Cu 涂层出现新物相 Cu 及 CuTi x。 性能上,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均得到大幅提高,达到 Ti6Al4V 基体(370 HV0. 5 )的 2. 1 ~ 2. 4 倍。 室温下,Co-5%Ti 3 SiC2 -10%Cu 涂层表现出最好的减摩性能,摩擦因数降低了 68. 7%;而在 600 ℃ 下,复合涂层发生严重氧化,形成氧化膜使磨损率降低,其中 Co-5%Ti 3 SiC2-20%Cu 涂层磨损率为 2. 5×10-7 mm 3 / N·m,表现出最好的耐磨性。 探索了一类新的耐磨减摩涂层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提升效果,并揭示了 MAX 相与传统软金属之间的协同润滑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出Al_3Ti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探讨了Al-Ti体系粉末的反应过程,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态及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成分的Al-Ti体系粉末反应烧结产物均由Al_3Ti和Al两个相组成,当Al-Ti体系中Al∶Ti的摩尔比超过3∶1时,过量的Al熔化吸收大量热量,反应3Al+Ti→Al_3Ti被推向高温。随着烧结温度升高,Al_3Ti颗粒尺寸增大,复合材料致密度降低;随着Al_3Ti质量分数由80%降低至60%,Al_3Ti颗粒数量减少、尺寸减小,Al基体所占比例增大,复合材料致密度提高。当Al_3Ti质量分数为60%时,烧结反应产物形貌为较小的Al_3Ti颗粒弥散分布在Al基体上,此时复合材料致密度最高,达到96. 67%。不同成分Al_3Ti/Al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显著高于Al基体,随着Al_3Ti质量分数由60%增加到80%,复合材料硬度由107 HV增加到158 HV,当Al_3Ti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