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优美动听的音色是对每一位器乐家和声乐家最根本的要求,而只要一提起长笛演奏中的“美声”,人们首先便会想到让一皮埃尔·兰帕尔那光辉、高贵、悦耳的笛声。他那惊人的吹奏技巧,温馨而洗练的情感表达方式,使人们在聆听之后无不有绕梁三日之感。  相似文献   
2.
法国中南部的奥佛涅区山清水秀,景色绮丽, 起伏的山岗上绿草如茵,千百年来一直是当 地人放牧的天堂。这些草地不仅创造了闻名法国的奥佛涅奶酪,更创造出了优美动听的奥佛涅山区民歌。然而,这些民歌真正得以流传于世却主要归功于一个人——康特卢布。 康特卢布其人 玛里—约瑟夫·康特卢布·德·马拉雷(Marie-Joseph Canteloube de Malaret)1879年生于法国昂诺内,其父是奥佛涅人,母亲来自塞雷内,父母亲对家乡的怀念时常表现在对康特卢布哼唱的民歌中,因  相似文献   
3.
1997年9月5日深夜,法国南部的安提贝市,当代指挥大师索尔蒂在睡梦中悄然离开了人世。他的去世不仅是世界乐坛的一大损失,也是亿万音乐爱好者的一大憾事。在85年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以自己鲜明的个性、独到的音乐理解、精湛的指挥艺术和广泛的曲目在20世纪的乐坛和唱片录制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他留下的许多历史性的录音将永远成为人们珍藏的精品。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他在歌剧录音方面的成  相似文献   
4.
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的 音乐形象和气氛上呈现出多样性,以不同声部歌手演绎的《夏夜》版本又寥若晨星,科林·戴维斯的这个“凤毛麟角”版本如何呢? 对于年轻的柏辽兹来说,当时法国最重要的作曲奖——罗马大奖一直是件可望而不可即的桂冠。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柏辽兹崇拜莎士比亚和雨果的作品,认为人声应该成为尽情抒发人的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而  相似文献   
5.
1946 年,在阔别 了17年之 后,杰出的 指挥大师托 斯卡尼尼回 到了他的祖 国意大利。 他准备在刚 刚重建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担任独唱的是当时意大利资深的歌唱家男中音斯塔比勒(M·Sta-bile)、男高音内西(Nessi)和男低音帕塞罗(Pasero)。然而一场音乐会不能只有男歌唱家,还必须有一些女歌唱家。在刚刚结束了战火的意大利,到哪里去找一位能和这些杰出的男歌唱家们同台演出的女歌手呢?演出的策划者们不禁感到有些担心。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美国人的心目中,真正的美国歌剧王后不是普莱斯,不是卡拉丝,而是贝弗莉·西尔斯(Beverly Sills)。这位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以其卓越的演唱生涯、多灾多难的家庭生活和对公共事业的鼎立支持在美国人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提起德国歌剧,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和韦伯,首先得出的印象是:德国歌剧过于凝重,音乐形象比较庄重、严肃,剧情相对而言也太富有哲理。然而,有一部德国歌剧可能会改变大家的看法,这就是弗洛托的《玛尔塔》(Martha)。 弗里德里希·冯·弗洛托(Friedrich Von Flotow)于1812年生于德国的托伊腾多夫,1883年卒于达姆施塔特,1827至1830年在巴黎师从雷哈(Reicha)学习作曲,后因法国爆发革命而离开巴黎;1835年返回到巴黎,却又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