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水利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对农村的发展及建设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而且我国人民对粮食的产量需求也十分巨大。确保粮食生产的高效稳定是固国之本,因此,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和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如此一来,不仅对粮食产量、农业生产以及农民收入有个可靠的保证,对自然灾情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本文对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困境做出的重点分析,井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姜丽军 《电器评介》2014,(10):67-68
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所以经常用超声波来测量距离,如测距仪和物体测量仪,超声波测距仪装置上有设置瞄点装置,只要把仪器对准要测量的目标,就会出现一点在测距仪的显示屏幕上,主要是通过声速来测量的,肉眼看不见射出的线。  相似文献   
3.
论述活动臂位置叉的故障产生原因,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验证得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可编程OPB780颜色传感器对颜色识别的快速和高精度的特点,采用该颜色传感器设计了非接触式颜色检测电路,用该系统测量出560个标准色卡的RGB频率值,与该560个色卡的RGB颜色空间值进行比对,从数据采集结果的对比图可以看出,采集的频率值同标准RGB颜色空间值具有较好的映射关系,所设计的颜色测量系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X射线衍射(XRD)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一种高合金化Al-8.0Zn-2.0Mg-2.1Cu(wt%)合金在均匀化过程中难溶相Al2CuMg的形成以及实现其充分溶解的工艺。结果表明:铸态时,合金中主要的非平衡凝固相为Mg(Zn, Al, Cu)2相,Zn、Mg、Cu元素偏聚严重。经过470 ℃×40 h一级均匀化后,虽然Mg(Zn, Al, Cu)2相逐渐回溶至基体中促进了合金中枝晶网络的基本消除,但合金中形成了一种耐高温的有害相Al2CuMg。进一步采用485 ℃×14 h的高温均匀化工艺实现了合金中耐高温相Al2CuMg的充分回溶。扩散动力学分析表明,470 ℃×40 h+485 ℃×14 h的双级均匀化工艺足以使合金中的非平衡相回溶至基体中。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冷轧变形对7A75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第二相粒子促进形核的机制。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微观组织,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力学性能,采用板材成形试验机测试了杯突值(IE)。结果表明:随冷变形量的增大,7A75铝合金的强度和伸长率均逐渐增大,且屈服强度的升高幅度大于抗拉强度。50%冷变形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435 MPa和460 MPa,与未经冷变形时相比分别提高了190 MPa和110 MPa,同时伸长率提高到14%。杯突IE值与伸长率的变化规律一致。30%、50%和70%的冷变形下,基体晶粒平均尺寸分别为31.5、13.5和13.0 μm,冷变形量越大,基体晶粒尺寸越细小越均匀。过时效处理后,7A75铝合金中的MgZn2粒子尺寸大于0.5 μm时,在冷变形后的固溶处理过程中为再结晶提供形核位置;而50~100 nm之间的粒子钉扎在晶界处,有效地抑制了再结晶晶粒的长大。  相似文献   
7.
细长轴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刚性极差,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鼓型形状误差,并因切削过程产生振动而影响表面质量,本文以传动轴零件为例对细长轴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刀具材料、角度的分析,以及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降低加工变形,提高了加工质量,为同类零件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某型产品的摆式供弹系统进行分析,为自主设计开发及调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投影寻踪回归技术,对非正态、非线性筛网消能率实验数据,用1/5数据建模拟合,4/5数据留做预留检验,拟合合格率92%,预留检验合格率92%,并与激光测速得出的消能率及原型观测的消能率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也是我国发展其他产业经济的基础,是搞好经济建设的第一步。只有解决好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国家才能稳定、发展。我国农田耕地面积占到全国国土的三分之一,有两亿多农民。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经济、栽种粮食,这就需要利用合理的科学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避免由于天气因素带来的低产甚至绝收问题。切实地将科学技术运用到人民的生活之中。其中,农田水利的修建就是一项合理的技术,它很好的调节了节令带来的降水不均的问题,方便农田灌溉.同时也解决的农民的饮水问题,起到了防洪蓄水的积极作用。自从建国以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项事业的成功是由方方面面的因素组成。但归根结底,我国农田水利实施的制度功不可没。本文主要从农田水利建设制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制度的几个侧面进行分析.把握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分析其中的联系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