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主要阐述复合板材料封头的成型工艺及材料要求,针对双相不锈钢复合板材料本身的特性,在原材料采购和验收时分别对基层、覆层以及复合板提出相关要求与检查。通过对封头板材料的分析及制造经验,封头成型时选择热压成型,并对随炉试板进行理化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验证原材料的性能没有降低,确定封头成型工艺的可行性,为今后制造类似材料的封头提供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食品智能包装是一种能够感知食品品质变化并反馈给消费者的新型包装技术,通过总结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食品智能包装中的研究进展,为未来智能包装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介绍静电纺丝装置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举例介绍适用于静电纺丝技术的各种生物基食品包装材料,总结静电纺丝技术在不同智能包装技术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并分析静电纺丝技术的优势。结论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材料选择灵活、非热工艺等优点,将它与智能包装集成应用可提高智能包装膜的稳定性和灵敏性,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包装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孙亚鹏 《机械管理开发》2022,37(2):90-91,94
基于掘进机截割头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掘进机的作业效率及煤炭开采的经济性等,分析不同截线距参数对掘进机截割头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截线距的增大,掘进机截齿的截割力、截割力矩、截割比能耗都逐渐增大,且截线距参数设置不合理时会影响采煤的效果;在截深一定时,存在最优的截线距值,不仅可以很好地发挥煤壁的崩落效应,使崩落的煤...  相似文献   
5.
基于充填效果受采充步距、顶板支护强度、充填体力学性能等多种因素影响、以及采空区充填后无法进行人工实时监测顶底板移近量、难以实时评判充填效果等问题,针对采空区顶板动态实时监测需要,研发了充填工作面采空区新型顶板动态仪装置,重点研究解决仪器高度、防水、实时在线监测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将其应用于薄煤层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工作面。结果表明:通过在充填过程中对顶板进行连续、实时的动态监测,得到了采空区实时顶底板移近量,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充填体力学性能等充填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减少了顶底板移近量,将充填效果评价关口前置,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人工砂石骨料生产系统和混凝土生产系统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辅助生产设施,两大辅助生产系统的建设是否合理,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成败。笔者将四川嘉陵江上石盘电航综合枢纽工程两个系统进行了大胆更新和技术优化,优化设计后的两大生产系统不但满足了施工需要,而且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体液压支柱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变形损坏及失效现象,分析了额定工作压力对单体支柱稳定性的影响、支柱高度与额定工作压力之间的变化趋势,采用试验室实验和铁谱分析等技术方法,找出了三用阀失效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升降柱背压对单体液压支柱工作性能的危害性及作用机理作出分析。据此提出了改善、加强、提高单体液压支柱的生产安全可靠性的对策措施,在生产中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脊梁矿8125工作面属于大断面切巷工作面,采用原顺槽支护会造成切巷掘进中出现帮部鼓出或者顶板下沉等现象.本文提出采用两次掘进成巷的支护工艺,即采用两次成巷配合高强预应力锚杆和桁架支护结构形式.实践应用表明,改进后切巷围岩表面变形量均在要求范围内,围岩稳定,大断面切巷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时机对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4例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A组(18例)导管接触溶栓(CDT)前植入髂静脉支架,B组(26例)CDT后植入髂静脉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尿激酶用量、溶栓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植入支架18枚,B组植入26枚,随访期间支架均通畅,无移位、断裂等并发症。A组发生出血并发症2例,B组3例,均未出现症状性肺栓塞。A、B组患肢大腿消肿率分别为(70.63±20.02)%、(68.87±32.35)%,小腿消肿率分别为(63.28±20.34)%、(69.53±22.50)%,血栓清除率分别为(91.32±15.09)%、(96.00±4.6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尿激酶用量分别为(170.00±73.32)×104 U、(240.00±114.82)×104 U,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97±1.50) d、(4.77±3.09) d,住院治疗费用分别为(47 423.40±12 952.78)元、(55 998.44±7 094.25)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14、P=0.017)。结论 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DVT患者接受CDT前植入髂静脉支架新模式治疗,可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超高水材料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浆液泌水、甚至不凝固影响充填体强度等问题,进行优化材料配比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泌水率测试和不同搅拌工艺试验,以提高现场充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B料中石膏∶石灰比例为4∶1时,超高水材料的抗压强度最大;搅拌工艺对材料泌水率存在较大影响,合理的增加混合浆液搅拌时间能有效减少泌水率,进而减少添加剂掺量、减少成本。将改善后的材料配比及充填工艺应用于田庄煤矿薄煤层充填开采工作面,通过现场取样测试充填体强度和监测得到的实时顶底板移近量数据,充填体强度高于实验室强度,顶底板移近量仅为96 mm,取得了良好的充填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