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铬酸钡光度法对四种煤矿废水中的硫酸盐进行了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好,准确度较高。酸性矿井水中硫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废水。  相似文献   
2.
采用焙烧法对赤泥进行活化处理,将其与粉煤灰、碳酸氢钠和膨润土按照质量比为16∶2∶1∶3制成改性赤泥颗粒,该改性赤泥颗粒破碎率与磨损率之和为0.2%。将其作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试验方法研究了该改性赤泥颗粒吸附剂对模拟含磷废水除磷的一般规律,在磷的质量浓度为3~100 mg/L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磷浓度、投加量等因素对改性赤泥颗粒吸附效果的影响,经过计算得出其饱和吸附量。结果表明,改性赤泥颗粒对磷的去除效果在反应8 h后趋于稳定,其最佳投加量为5 g/L,改性赤泥颗粒的饱和吸附量为56.2 mg/g。  相似文献   
3.
采用物化-生化耦合处理难降解石化干法腈纶废水,开展了以多技术协同O3高级氧化与多格室A/O型膜生物(MBR)反应器为核心工艺的小试与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物化-生化技术的合理耦合可显著提高石化干法腈纶废水处理中化学耗氧量(COD)、氨氮和总氮(TN)去除效果;MBR-O3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集成试验工艺稳定运行工况下,其COD、氨氮和TN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0.0%、95.0%和80.0%,出水平均浓度可分别控制在100.0 mg/L、5.0 mg/L和35.0 mg/L以下。另外,由于石化干法腈纶废水水质缺少一定的可生化有机碳源以及丙烯腈低聚物和含氮杂环类有机物的难生物降解性,因此在生物脱氮过程中,有机氮向无机氨氮转化的氨化步骤限制了整体工艺脱除总氮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厌氧反应器的酸化及其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内循环反应器(IC)等厌氧反应器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启动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酸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酸化问题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厌氧反应器的推广.针对厌氧酸化问题的产生及危害,着重讨论了厌氧酸化后物理、化学和生物恢复方法,以期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稳定化运行...  相似文献   
5.
对两级藻类塘与水生植物塘联用处理沈阳某重污染河流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4 d,水深0.5 m,进水中PO43--P质量浓度为0.37~0.58 mg/L、TP质量浓度为0.68~1.17 mg/L、NH 4+-N质量浓度为1.57~2.94 mg/L、COD质量浓度为72.0~98 mg/L、TN质量浓度为2.31~4.24 mg/L,通过光补偿保证每天光照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两级藻类塘与水生植物塘联用出水中TP质量浓度的平均值为0.16 mg/L,可以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出水中COD质量浓度平均值为35.4 mg/L,可以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出水DO质量浓度平均值为5.88 mg/L,可以达到Ⅱ类标准;出水中NH4+-N质量浓度平均值为0.66 mg/L,可以达到Ⅲ类标准;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51.1%.  相似文献   
6.
2004年11月8-1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举行了第11届“国际歌德堡水与废水化学处理研讨会”。在这里,水和废水以及污泥化学处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实践经验和工程案例得到充分展示和交流,来自科研界和水工业界的思想、观念和经验得到充分交汇。  相似文献   
7.
研究pH和Eh对复合生态塘系统表层底泥磷吸收/释放行为的影响,考察不同pH和Eh下各形态磷的吸收/释放潜力及其相关机制,详细探讨Eh逐渐升高对铁磷(Fe-P)形成过程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下底泥对各形态磷的束缚力差异明显:铁磷和铝磷在pH=7和pH=8时结合能力最强;碱可提取有机磷(OPalk)在pH=5时结合能力最强;而钙磷在pH=9结合能力最强.Eh主要通过改变Fe(Ⅱ)和Fe(Ⅲ)的相对含量及磷的形成机制影响底泥对磷的吸收/释放.随着Eh由-650 mV升高到-50 mV,Fe(Ⅱ)逐渐氧化为Fe(Ⅲ),而Fe(Ⅲ)的还原受腐殖质络合所抑制,底泥中以P-Fe3 -O-HS-M 形式存在的Fe(Ⅲ)-P显着增加.  相似文献   
8.
针对浑河沈阳—抚顺(沈抚)区域重污染支流污染来源及水质变化特点,优化筛选出潮汐流人工湿地强化脱氮技术、多层组合生物浮岛净化技术,以及傍河藻类塘与水生植物塘联用等支流河修复技术;分析了各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处理效果,提出了最佳工艺运行参数,验证了技术在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对于北方地区重污染支流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与回收废水中氮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含氮磷的废水,具有氮磷去除率高,反应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回收氮磷生成的磷酸铵镁是一种缓释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系统论述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氮磷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应用现状以及技术经济,并探讨了该技术在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浮萍塘中氮素形态转化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生植物塘对氨氮的去除能力,考察生态相构成复杂的浮萍塘中氨氮、氮氧化物和有机氮在底泥、水体和水生生物间的迁移转化过程,构建包含6种N组成形态及12个反应历程的氮循环迁移模式,并通过实际工程运行数据对该模式的应用普遍性进行验证.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中各形态氮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1~0.89,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浮萍塘中各形态N在水体、底泥和水生植物间的迁移转化.在该模型中,除浮萍中的氮对模型参数变化略敏感,其余各形态氮稳定性强.因而,该模型整体表现为一个稳健的系统,具有较高的预测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