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38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超临界微孔发泡技术制备出一系列聚碳酸酯微孔泡沫塑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密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发泡温度和发泡时间对聚碳酸酯微孔泡沫塑料泡孔特性和体积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随发泡温度的升高,泡孔密度增加,泡孔孔径先增加后降低,体积密度降低;随发泡时间的增加,泡孔密度和孔径均增加,体积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空气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对粘弹性丁基橡胶阻尼材料的老化性能及其老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老化前后丁基橡胶阻尼材料力学性能、阻尼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定的热空气老化65℃×310天试验条件下,阻尼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MPa,阻尼性能曲线整体向高温区域平移了10℃,而有效阻尼温域基本保持不变,与模拟计算结果一致,可以满足等效25℃×10年储存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同时,采用FTIR和SEM技术分析了阻尼材料在热氧老化条件下分子链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得到了粘弹性丁基橡胶阻尼材料的热空气老化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均苯四甲酸酐为主要原材料,利用酸酐与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合成了聚氨酯-酰亚胺(PUI)嵌段共聚物,并对其进行了FT-IR、TGA和DMA测试分析.结果表明,PUI共聚物中存在均苯四酸二酰亚胺结构;酰亚胺结构能够改善共聚物的热分解性能,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近20%;PUI共聚物的tanδ主要由软段贡献,当酰亚胺含量的增加,tanδ峰变宽,且峰值变小.在相同温度下的E′随酰亚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均高于纯聚氨酯.  相似文献   
4.
秦菁  祈青  雷雅杰  罗世凯 《塑料》2020,49(4):105-110
特种工程塑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优异的综合性能,但该类材料的加工温度过高,导致其基本无法采用传统的发泡工艺对其进行发泡,而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为制备特种工程塑料泡沫提供了可能。首先,对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的原理、成型方式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综述了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在制备特种工程塑料泡沫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阐述了几种典型的聚芳醚类特种工程塑料微孔泡沫的制备,泡孔结构的调控方法及其性能的研究。最后,对特种工程塑料泡沫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目前特种工程塑料发泡方法在材料设计、设备研发、过程控制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层共挤出技术成功制备了3,5,9,17,33,65和129层不同白炭黑含量的软硬交替多层硅橡胶材料,研究了交替多层结构对硅橡胶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所制备的交替多层硅橡胶具有规则的二维连续层状结构,且随着层数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之增加,抗压缩性能明显提高;与3层的硅橡胶试样相比,129层的硅橡胶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分别提升了42.5%和70.2%。  相似文献   
6.
用改性树脂对F2314树脂涂料进行改性,研究不同的改性树脂用量和固化剂的种类以及其用量对F2314树脂涂料涂膜的影响,并对共混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2314树脂与改性树脂的共混比为8∶2而且固化剂的用量为改性树脂的15%时,涂膜的附着力、硬度达到了最大值,而且外观也很平整;红外光谱测试表明,F2314树脂与改性树脂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共混膜的SEM照片可见涂膜表面是网状结构,类似半互穿网络聚合物(IPN)结构。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合成了重均分子量>6.5×105g/mol的线性聚单苯基硅氧烷(HP-1),用傅立叶红外(FT-IR)、固体核磁(29Si SS-NMR)、液体核磁(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HP-1分子结构,并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旋转流变(RS)测试HP-1的低温热性能和高温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HP-1的苯基、乙烯基的摩尔分数分别为9.98%、0.997%,重均分子量为8.23×105g/mol,与设计值相吻合;HP-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19.85℃,为非结晶性聚合物;在T≤250℃时,其结构稳定,保持高弹态,并且在T≤250℃、ω<7.7rad/s时,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8.
聚碳酸酯微孔泡沫塑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微孔发泡技术制备出一系列聚碳酸酯(PC)微孔泡沫塑料,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超临界流体温度对发泡剂(CO2)含量的影响,及发泡温度、发泡时间和超临界流体温度对PC微孔泡沫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随超临界CO2流体温度的升高,CO2含量降低;升高发泡温度或延长发泡时间均使PC微孔泡沫塑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降低;随超临界CO2流体温度的升高,PC微孔泡沫塑料的拉伸强度增加,冲击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白炭黑对RTV硅橡胶泡沫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型号的白炭黑补强室温硫化(RTV)硅橡胶泡沫材料,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及表面改性的白炭黑对硅橡胶泡沫制备过程中基础胶料流变性能和硅橡胶泡沫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炭黑用量相同时,添加疏水性白炭黑的胶料的固化速率比添加亲水性白炭黑的快;随着气相法白炭黑含量的增加,固化速率加快,而沉淀法白炭黑却相反;沉淀法白炭黑在硅橡胶中的分散性不及经疏水处理的气相法白炭黑;随着白炭黑含量的增大,硅泡沫的泡孔变小,拉伸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有机物作为物理成孔剂,运用混合发泡成型技术制备硅泡沫材料,研究了物理成孔剂对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物理成孔剂的尺寸不是影响硅泡沫材料压缩应力-应变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物理成孔剂粒径阶梯性的减小,硅泡沫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逐渐提高,当0.25mm≤d≤0.35mm时,泡沫材料压缩应力松弛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