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1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色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方法特点,以及在魔芋葡甘低聚糖及其两种衍生物(低聚KGM醛酸丙酯、低聚KGM醛酸丙酯硫酸酯)的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红外光谱和^1H—NMR图谱显示低聚KGM醛酸丙酯硫酸酯具有低分子类肝素的结构,凝胶色谱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3000。  相似文献   
2.
不同澄清剂对猕猴桃干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澄清是猕猴桃干酒酿造过程中重要的工艺之一。本实验研究6种常见澄清剂对猕猴桃干酒澄清效果的影响,通过对酒体透光率、颜色、沉淀等指标的测定,得出单一澄清剂中硅藻土、明胶和鸡蛋清对猕猴桃干酒澄清效果较好;复合澄清剂中,明胶和鸡蛋清的复合澄清效果最佳,最佳配方为0.4g/L:0.2g/L,最佳用量为1g/L,经过处理后的猕猴桃果酒透光率为98.3%,颜色呈浅黄绿色,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五味子烘干果实为原料,研究了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发酵温度、SO2添加量、初始pH对五味子果酒酿造工艺的影响.并以感官评定分数为标准设计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为0.6%,初始糖度为20%,发酵温度为27℃,SO2添加量为40mg/L.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优化醋酸菌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醋酸菌作为发酵菌株,考察不同乙醇浓度、接种量、发酵温度及转速条件下发酵液的总酸含量,运用响应面优化醋酸菌发酵条件,并显微观察菌体的生长形态。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1℃、转速142r/min、乙醇浓度6.1%vol、接种量4.50%,椭圆和杆状的菌体形态与发酵条件形成了对应。  相似文献   
5.
枝江大曲酒大曲和窖泥中优势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枝江大曲酒春季和夏季酿造用大曲和出窖的窖泥中微生物区系的分析,找出枝江大曲酒的优势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确定了枝江大曲酒春季和夏季酿造用大曲和出窖窖泥中微生物区系的差异,得出影响枝江大曲酒的微生物类群.  相似文献   
6.
固体曲中精化酶能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精,进而被微生物发酵生成酒精.以分离筛选出的1株产糖化酶的黑曲霉(酶活265.21U/g干曲)为出发菌,经紫外线及原生质体紫外线复合诱变育种,获得1株糖化酶活力较高、生产性能稳定的菌株,其酶活达到3367.79U/g干曲,比原始菌株提高1169.86%.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研究兼香型年份酒中香味物质成分含量及差异。结果表明,最佳HS-SPME萃取条件为酒样酒精度14%vol,萃取温度40 ℃,萃取时间30 min,解吸时间5 min。GC-MS法共鉴定出6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50种酯类,3种醇类,5种酸类,1种芳香族化合物,1种含硫化合物,2种呋喃类,3种酮类和2种醛类。酯类、醇类、酸类和呋喃类总含量随贮藏年份增长呈现上升趋势,醛类和酮类总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经香气活度值(OAV)分析,确定出22种(OAV>1)成分对白酒香味有贡献,其中有9种(OAV>10)为重要香气成分,酯类为白酒香气的主要贡献物质。  相似文献   
8.
浓香型白酒发酵中乳酸含量动态变化与相关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浓香型白酒固体发酵中,乳酸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不同阶段分离的微生物中,鉴别、统计产乳酸以及利用乳酸牛长的微牛物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发酵前1周内,乳酸利用菌的数量和性能略占优势(达到108水平),使乳酸含量保持较低水平(2%~2.5%),1周以后,乳酸利用菌数量下降明显(106水平),与产乳酸菌数量相近,使乳酸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既能产乳酸,又能利用乳酸的菌株,对固态发酵的影响结果与其产乳酸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该实验探究了烘干、阴干两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糯米的基本理化特性、糊化特性和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阴干糯米相比,烘干糯米含水量低1.1%、出饭率高5.9%、粗淀粉含量高1.55%、直链淀粉含量高0.14%。两种糯米淀粉糊化曲线显示,烘干糯米体系整体黏度低于阴干糯米,具有较高的衰减值和回生值,糊化温度略微下降。对比两种糯米31℃发酵48 h后酿造的米酒,烘干糯米米酒比阴干糯米米酒总糖含量高59.3%、总酸含量高16.5%,酒精度低2.1%vol。结果表明烘干糯米对比与阴干糯米具有更优良的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