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1.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逐年增加。长达半年至一年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刚性要求。通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导师以及管理队伍的调研,我们对本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阶段学籍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基地、学院、学校三级学籍管理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研究了不同代数和含量的端苯基超支化聚酯(HBP)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结晶行为和构象的影响,计算了晶带与内标峰的吸光度比值以及左右式构象的相对含量.其中975 cm?1和1340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反式构象,1370 cm?1处归属于左右式构象,793 cm?1和873 cm?1处的吸收峰为内标峰.结果表明,6%的第三代超支化聚酯对PET的结晶促进能力最强.随着超支化聚酯含量或代数的增加,各吸光度比值基本上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左右式构象的含量则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端苯基超支化聚酯既可以充当成核剂,又可以充当结晶促进剂,因而可以促进PET结晶.  相似文献   
3.
以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环氧树脂(E-54)为原料,分别以Cr3+、Al Cl3和Al Cl3·HMPA为催化剂,在100℃合成了聚口恶唑烷酮/异氰脲酸酯。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异氰脲酸酯与口恶唑烷酮的反应历程,用热重分析表征了口恶唑烷酮/异氰脲酸酯的比例与耐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首先快速催化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以及异氰脲酸酯三聚环的生成;口恶唑烷酮环逐渐形成,随着受热时间延长,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和异氰脲酸酯逐渐解聚与环氧反应转化为口恶唑烷酮环。材料的耐热性能随口恶唑烷酮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最大热失重温度较环氧树脂提高了50℃,达434℃,且750℃时的残炭率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