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液压支架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与采煤机在采煤过程中存在的约束关系,设计了单根通信总线结构的液压支架计算机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原理结构和控制功能以及子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掺镧改性钛酸钡纳米多晶粉体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La(Oac)3,Ba(Oac)2,Ti(On-Bu)4为起始物,采用共溶-水凝胶法制备掺镧改性钛酸钡纳米晶粉体LaxBa1-xTiO3(x=0.00,005,0.10,0.20,0.30),利用正交试验对制备溶胶的主要工艺进行优化:溶胶是由总浓度为0.7mol/L的起始物逐步滴入蒸馏水进行共溶水解而得,其介质为氨水调节的pH=3.8和70℃醋酸。将溶胶陈化和浓缩而得湿凝胶,干凝胶是将湿凝胶在烘箱中经50℃/24处理而得。对干凝胶及其焙烧粉体进行了七项特性表征:首先取少量干凝胶进行TG-DTG和FT-IR测试,以确定焙烧温度范围和历程;然后另取一部分干凝胶在该温度范围内的不同温度点上焙烧,以便制得系列粉体试样,对其进行FT-IR、SRD、SEM、EDS、TEM及LRS表征,以比较各试样的晶相成、原始晶粒尺寸、晶格常数及其四方相畸变度δ(即晶轴比c/a)、团粒形貌及微区金属元素含量等并从中优选工艺,探讨共溶-水凝胶过程及掺镧改性机理等。  相似文献   
3.
掺镧改性钛酸钡湿敏陶瓷元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OAc)3,Ba(OAc)2,Ti(O^nBu)4为起始物,采用共溶-水凝胶法经陈化获得湿凝胶,干燥后制得干凝胶,研磨过筛和坦渗电极、加压成型为 素坏,经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烧结,制得掺镧LaxBa1-xtiO3陶瓷传感元件系列(x=0.00,0.05,0.10,0.20,0.30),测试其阻-湿特性,从中获得了具有良好特性参数的湿敏陶瓷及其主要工艺条件(x=0.10,1350℃/1h),阻-湿特性在工作湿度范围内(相对湿度RH=32.8%-93.6%)的平均灵敏度=5^10^4kΩ/RH(%),线性相关因子r=0.998,响应时间r=110s,湿滞低于4%,湿敏选择性良好:对H2,CH4,CH2=CH2,CH3CH=CH2,CO,C6H6和CH3CH2OH(g)七种气体具有抗干扰性能,应用SEM,AFM及XRF对陶瓷的显微结构和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确定了陶瓷的显微组织,晶粒尺寸,晶相结构,表面粗糙度和全元素分析。讨论了掺镧改性的可能机理:La^3 不等价取代Ba^2 ,引起Ti^4 捕获一个自由电子而变价为Ti^3 ,该电子在适腚的陶瓷显微结构下受水分子影响易于进入导带,使掺镧钛酸得以半导化;半径较小的La^3 取代半径较大的Ba^2 ,则降低四方晶相的晶格畸变度δ,即晶轴比c/a变小,使四方晶格的不对称性及各向异性降低,从而减少陶瓷烧结后冷却过程中内应力引起的破裂。  相似文献   
4.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韩基新 《矿山机械》2002,30(2):17-19
基于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与采煤机在采煤过程中存在的相互约束关系,提出了液压支架的自动控制模型和系统的其他功能。设计了液压支架计算机分布控制系统,介绍了主控机和子控机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固相热反应,以十种不同配比和不同的焙烧制度,在MoO3中分别掺杂Fe2O3、V2O5、TiO2(锐钛矿型)、WO3和ZrO2,制得五种二元氧化物的系列试样。应用XRD、BET、FT-IR、DSC、半导体气敏特性和催化反应探针等表征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了这些组分氧化物形成二元氧化物时界面的非晶相分散结构及催化性能,并提出了相应的亚单层的非晶相分散模型。本文首先报道应用XRD,FT-IR和BET表征界面的非晶相分散。研究结果发现,各个组分氧化物的表面大小不同,但每一对组分氧经物在相互掺杂时,在界面上发生了组分氧化物的亚单分子层(meta-monolayer)的非晶相分散以及某些表面化学反应,前者在非晶相含量具有本征性的分散阈值,后者则生成新的化学物种。根据BET比表面积,求算了各组分氧化物在不同二元氧化物中每100m^2的不同的非晶相分散阈值。XRD晶相定量分析和FT-IR差谱法(the differential spectra method)联合证明了非晶相新物种的存在,首次发现非晶相新物种的IR特征吸收峰与分子键价结构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应用DSC、半导体气敏特性、催化活性及亚单(分子)层分散模型共四项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五种二元氧化物的界面结构及其特性,DSC曲线的放热峰及吸热峰分别与界面化学反应、晶格畸变和瓦解、熔化、烧结以及固溶体的形成相关,导电性能的测试证明这些二元氧化物属于N-型半导体,对邻二甲苯具有气敏特性,其灵敏度在化学吸附的初期阶段与邻二甲苯蒸气浓度呈线性关系,催化选择性及转化率的测定证明V2O5-MnO3及WO3-MoO3体系对邻二甲苯选择性氧化为苯酐具有催化活性,其非晶相MoO3及V2O5的活性较为显著,尤其当二元氧化物的组成接近分散阈值Dt时,选择性最佳,为了解释大的分散阈值Dt与小的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经计算机编程计算,在分子水平及纳米尺度上提出了球形八面体密置的亚单层分散模型并求得了模型的七个参数,通过讨论亚单层分散与非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晶相损失的机理以及作为催化剂的非晶相结构对热的亚稳特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DSC、半导体气敏特性、催化活性及亚单(分子)层分散模型共四项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五种二元氧化物的界面结构及其特性.DSC曲线的放热峰及吸热峰分别与界面化学反应、晶格畸变和瓦解、熔化、烧结以及固溶体的形成相关.导电性能的测试证明这些二元氧化物属于N-型半导体,对邻二甲苯具有气敏特性,其灵敏度在化学吸附的初期阶段与邻二甲苯蒸气浓度呈线性关系.催化选择性及转化率的测定证明V2O52MoOs及WO3-MoOs体系对邻二甲苯选择性氧化为苯酐具有催化活性,其非晶相MoOs及V2O5的活性较为显著,尤其当二元氧化物的组成接近分散阈值Dt时,选择性最佳.为了解释大的分散阈值Dt与小的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经计算机编程计算,在分子水平及纳米尺度上提出了球形八面体密置的亚单层分散模型并求得了模型的七个参数.通过讨论亚单层分散与非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晶相损失的机理以及作为催化剂的非晶相结构对热的亚稳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