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7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properties and thickness of the bubbles in the froth control the flotation process. There is no work showing how to measure bubble film composition and thickness by a straightforward manner. In this work, a novel approach, a custom-designed bubble cell associated with layer interferometry(in the UV-vis region) and FT-IR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lid particle type(hydrophilic vs hydrophobic), concentration and bubble diameter on stability of a bubble blown in air. Stability was quantified by measuring bubble lifetime and hydrated film thickness. Kerosene with silicone oil as a foaming agen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bubble diameter(test series I). Frother solutions(MIBC, Dowfroth 250, Hexanol and F-150) were used for the solid type concentration experiments(test series II). In the first series of experiment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as the diameter of a bubble increased from 10 to 25 mm, so did the hydrated film thickness from 350 to 1000 nm. In the second series, as the silica concentration increased(0 to 10%), an increase in bubble lifetime and hydrated film thickness was resulted(130%-250%). An impact of solid hydrophobicity was found but to a lesser degree than expected.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small particle size(〈0.1 m) of silica was responsible for this behavior. The findings are used to interpret the effect of solids in flotation froth.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Fluent对3层错位45°齿型叶轮强力搅 拌 机 固 液 混 合 过 程 进 行 了 数 值 模 拟 研 究.采 用Euler多相流模型以及kGε湍流模型对固液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强力搅拌机调浆工艺过程中的固液混合流场特性以及固体颗粒的分布规律,并对其搅拌性能进行研究与讨论.结果表明:在强力搅拌机调浆过程中,颗粒在流场内部形成较为稳定的循环,各部分颗粒体积分数达到平衡,并形成3层稳定的循环流.当转速分别为20,40rad/s时,搅拌机内颗粒体积分数达到不平衡,但是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当转速分别为60,80,100rad/s时,搅拌时间分别为8s、6s、3s,流场内颗粒体积分数相等,消除了浓度差.通过对搅拌扭矩值进行模拟计算以及公式计算,研究不同转速下矿物颗粒粒径对搅拌功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搅拌功率随矿物颗粒粒径以及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转速对搅拌功率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制药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全面强制实施,为了使制药废水达标排放,制药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开发已经刻不容缓。文章综述了混凝、活性炭吸附、膜分离、高级氧化及生物处理等用于深度处理制药废水的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特点、研究进展及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的现状,并展望了我国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北京博后筛分公司设计的博后筛采用分段式、独立筛面振动、筛箱不振动的结构形式,降低了筛分设备的参振质量,实现了筛分设备的大型化;采用特有的大振幅、大振动强度和弹性筛面的运动参数,可有效筛分潮湿细粒级难筛物料。多家煤炭企业的应用实践表明,博后筛筛分效果良好,处理能力大。  相似文献   
5.
根据乌努格吐山铜钼矿的矿石性质及选矿厂建设规模,介绍乌山SABC碎磨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主要设备选型,对其生产实践进行阐述,分析讨论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乌山SABC碎磨工艺流程和大型半自磨机Φ8.8 m×4.8 m、大型溢流型球磨机Φ6.2 m×9.5 m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国内其他类似矿山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振兴民族工业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气溶胶浮选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内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对传统浮选工艺提出了挑战.气溶胶浮选技术是对传统浮选工艺的一个创新,对浮选过程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气溶胶浮选技术及其在浮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做简要论述,来阐明气溶胶技术对于浮选意义重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神府煤显微组分表面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煤显微组分的可浮性,对神府煤镜质组和惰质组进行了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润湿热和表面电性测定.结果表明,镜质组和惰质组的表面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物理化学性质相近,不同显微组分表面同时存在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含氧官能团对所研究显微组分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显著.镜质组表面极性含氧官能团中氧碳质量比为0.135,其中羟基中的为0.090;惰质组表面极性含氧基团中的为氧碳质量比0.112,羟基中的为0.061.与以往的报道不同,实验惰质组表面疏水性较好,二次去离子水中放热9.639 J/g;镜质组相对亲水,二次去离子水中放热21.306 J/g.在较广的pH值范围内,煤显微组分表面荷负电,惰质组和镜质组ξ-电位差别不大,零电点的pH值分别为2.80和3.40.  相似文献   
8.
为了去除四川某石英砂中的Fe和Ti杂质,提出“重选—浮选—酸浸”的提纯新工艺。石英砂先经重选和浮选进行预选除杂,再经两段酸浸实现精选提纯。重选采用螺旋溜槽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去除部分含Fe和Ti重矿物,浮选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去除主要含Ti矿物金红石。经选矿除杂后的石英砂在70 ℃下,经一段盐酸3 mol/L+醋酸1 mol/L+氢氟酸0.5 mol/L、二段盐酸3 mol/L+硫酸1.5 mol/L各酸浸2 h得到最终石英砂精矿。精矿中SiO2含量提高到99.92%;Fe和Ti的含量分别降至0.005%和0.012%,Fe和Ti的综合去除率分别达到91.80%和71.43%。该工艺对四川某石英砂的除铁降钛、深度提纯具有显著效果,对类似石英砂矿石的高效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某低品位铜钼矿低碱度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某低品位斑岩铜钼矿矿样进行了低碱度浮选工艺研究。铜钼混合浮选阶段采用高效组合抑制剂CS,在低碱度(pH=7~8)条件下实现了铜、硫分离,伴生金属钼取得了较高的回收率;铜钼分离浮选阶段采用新型抑制剂BK510替代Na2S抑制含量较高的次生铜,在低碱度(pH=8~9)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铜钼分离效果。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了钼品位46.21%,钼回收率84.01%的钼精矿和铜品位24.61%,铜回收率89.25%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难处理金矿的特点,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并指出开发利用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