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冶金工业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总结了三钢120t转炉冶炼中高碳钢的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工艺操作,解决了冶炼中后期炉渣“返干”、粘枪严重、终点渣不化等问题.为实现降本增效、达到较好的脱磷效果,确定将中高碳钢终点平均碳含量提高到(12~18)×10-4这个适宜的区间范围,终点平均磷含量可降至16.26×10-5,满足了市场需求和新品种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贵州某高硫铝土矿中硫和铝的溶出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贵州某高硫铝土矿中硫和铝的溶解行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苛性碱质量浓度、石灰添加量、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的影响程度,利用回归法确定了各参数对硫和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70℃、苛性碱质量浓度225g/L、石灰添加量5%、溶出时间60min条件下,硫溶出率为26.01%,氧化铝的相对溶出率维持在97%以上,后续脱硫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转炉废钢比,降低铁水单耗,通过废钢斗改造、料仓配加焦炭进行热补偿等途径,成功解决了高废钢耗条件下入炉铁水热值不足的问题,并实现单斗废钢重量提高到25.5t,平均废钢比从19.2%提高到24.7%。  相似文献   
4.
张祥远 《中国冶金》2018,28(8):44-47
由于高炉采用钛矿护炉,使得铁水中的钛质量分数明显增高,已远远超出转炉正常冶炼要求。为了减轻高钛铁水对120 t转炉冶炼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过程喷溅、“炉渣返干”、炉口黏渣等情况,通过改变铁水消化模式、供氧制度、枪位制度、造渣制度和终点控制制度等方面进行冶炼工艺优化,成功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冶炼工艺不仅缩短了废钢入炉的时间,稳定了过程控制,而且加快了生产节奏,吨钢钢铁料消耗降低2.5 kg,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 白银炼铜法100米~2工业炉是目前白银公司铜熔炼的主要冶金炉,承担主要生产任务。它经过13米~2炉、30米~2炉和44米~2炉的试验阶段,于1980年8月改造210米~2。反射炉  相似文献   
6.
控制阴极电势电积法新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控制阴极电势电积法的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及应用情况,运用该新工艺电积时不析出氢气和砷化氢气体,通过控制阴极电势电积法,间断电积法,连续电积法各项参数的比较,该新工艺具有电流效率和工作效率高,能耗低,脱杂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工业生产应用试验证析工艺可控性强,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电积法脱铜脱砷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铜电解液净化常规电积及各种改进电积工艺的流程优缺点进行了评述。作者所提出的控制阴极电势电积法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试验并即将投入工业生产。与以往各种脱铜脱砷电积法比较,该方法可提高工作效率10%~40%,节能10%~50%,可产出合格电铜,基本上消除了酸雾并能抑制砷化氢的析出,因而具有高效、节能、创收、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控制阴极电势电积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炼铜炉渣的显微分析与渣含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空气熔炼和富氧熔炼条件下炼铜炉渣试样的显微结构。在低倍的条件下测定了渣中含铜物相的粒级分布及其与周围物相种类的关系,用元素面扫描的方法逐一鉴定了渣中各物相的形态与组成;用微区分析的方法确定了不同粒径含铜物相化学成分的差异,发现含铜物相的粒径越大,其含铜越高。分析中注意到不同氧化程度的渣中磁铁矿相结晶形态和数量的不同,氧化越甚,磁铁矿晶体发育越完全,渣含铜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某地区的含钛铝土矿进行了溶出研究,主要考查不同条件对矿石中Al2O3和TiO2溶出率的影响以及钛、铝溶出关系.结果表明,只需添加少量石灰,矿石中的钛在溶出过程便会生成扁平楔状的榻石,不会对矿物形成包裹,消除了钛对铝溶出的阻碍作用;较佳溶出条件为苛碱浓度245g/L,石灰添加量4%,温度240℃,溶出时间70min,该条件下,铝相对溶出率达到95%以上,钛溶出率仅为5.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