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硼微合金化对SPHC钢组织、析出物以及屈服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加硼后对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流程生产的SPHC热轧钢带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加B后热轧钢带在线检测的平均屈服强度为284 MPa,经48 h时效后,屈服强度降低至248 MPa,冷轧开卷前屈服强度降低至230 MPa,在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加B后屈服强度降低约40 MPa.  相似文献   
2.
针对连铸过程铌钛微合金钢中第二相在固液两相区和奥氏体内的复合析出行为,通过近似处理建立了多元第二相复合析出的热力学模型,并利用模型研究了X80,E36,J55钢中第二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在凝固过程不同的Ti/N摩尔比对液相中Ti,C,N元素的变化影响显著,先析出的第二相对后析出的第二相影响显著,成分高低的差异不但导致第二相析出量的不同,而且也导致析出相种类的不同,碳氮化物在析出的过程中C,N元素摩尔分数的变化受析出温度和钢中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具有流程短、单位投资低、能耗低、劳动生产率高等特点,而取向硅钢被认为是双辊法连铸工艺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钢种之一。针对此介绍了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国外双辊薄带连铸生产取向硅钢相关方面的专利,并分析了双辊薄带连铸生产取向硅钢与传统工艺在组织、织构以及抑制剂控制方面的差异性,指出该流程在生产取向硅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工业化应用将会对取向硅钢的生产和发展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正海  肖丽俊  王强  彭世恒  干勇 《钢铁》2014,49(3):29-35
 基于连铸、输送、加热过程大板坯的传热研究,针对E36铸坯的组织演变,系统研究了不同热履历对E36铸坯组织演变的影响,为优化界面技术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铸坯以不同输送方式冷至625℃以下再加热后的开轧组织没有显著差异,铸坯是否经过奥氏体-铁素体-奥氏体相变过程是影响开轧组织的主要因素。铸坯横断面不同位置的组织演变过程不尽相同,若采用低温区装炉,应保证铸坯横断面中心温度在625℃以下,若采用高温区热装,应将铸坯角部温度控制在805℃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一代洁净钢生产流程中主要元素选择性氧化还原的热力学分析,并结合首钢京唐公司铁水"全三脱"生产洁净钢的技术实践,研究了新一代洁净钢生产流程中S,P,C等主要元素的控制规律,并对新一代洁净钢生产流程进行了理论解析,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若干工艺问题.研究表明:采用CaO/CaF2脱硫剂的KR法脱硫,可使铁水中S含量稳定地降到0.0020%以下,终点硫的控制主要取决于脱磷转炉中的回硫量,减少废钢和渣料等辅助材料带入的S以及适当提高脱磷炉渣碱度是减少半钢回硫量的关键;在较低温度(1300 1350℃)和较高氧位条件下造碱度合适的渣,是脱磷转炉实现脱磷保碳的关键,对于冶炼普通低磷钢,将脱磷炉半钢P控制在0.03%以下,则可将脱碳转炉终点磷控制在0.006%以下,而对于冶炼超低磷钢,则需将半钢P含量控制在0.008%以下,转炉终点磷可以降低至0.0020%以下;脱碳转炉少渣冶炼、降低铁耗以及高碳出钢是新流程降低洁净钢生产成本和提高钢液洁净度的重要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徐匡迪  肖丽俊 《钢铁》2012,47(10):1-13
 特殊钢是针对客户提出的质量要求,钢厂不断改进工艺,逐步提高成分、尺寸精确度和洁净度的各类钢的总称。钢中总氧量 [TO]是衡量钢洁净度的重要标识,对于不同的钢种,其控制要求也不尽相同。在脱氧精炼过程中,存在着脱氧元素-钢中溶解氧、钢-渣、钢液-夹杂物、钢液-耐火材料、渣-耐火材料的反应与平衡,对钢中夹杂物的数量、组成和形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热力学计算,比较了不同脱氧剂的脱氧能力,并介绍了典型特殊钢种(轴承钢、弹簧钢、帘线钢、电工钢、易切削钢等)精炼过程中的脱氧及夹杂物控制,分析和讨论了不同脱氧元素与钢液、熔渣以及耐火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低碳钢中AlN和BN竞相析出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微合金元素硼已广泛应用于硅钢、软钢等钢中,而硼对其作用的机理是与钢中AlN和BN的竞相析出紧密相关的。根据AlN和BN在钢中的固溶度积公式推导了钢中AlN和BN的析出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和讨论了典型加硼低碳铝镇静钢中AlN、BN的竞相析出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加入极微量的微合金元素硼(0001%),钢中BN的开始析出温度即可高于AlN,从而表现为BN优先析出,部分抑制AlN的析出。  相似文献   
8.
通过火法脱锌试验及SEM、EDX和XRF等分析方法,研究了镀锌废钢在还原气氛条件下锌及基体的变化,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脱锌机理.结果表明,低温时锌在钢基体表面形成较薄的氧化膜,厚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明显的黄色氧化锌层在850℃以上形成,并在950℃消失;还原性气氛下950℃C时脱锌效果最佳,表面锌质量分数小于2%;在火法...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冷轧平整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了延伸率的定义和测量方法。描述了应用于唐钢冷轧薄板厂平整机组的延伸率控制系统,对该延伸率控制系统中的速度前馈控制和延伸率反馈控制做了重点阐述。针对在加减速或出现其它扰动时的延伸率波动问题,提出了在反馈控制中增加比例控制的解决方案。实际结果表明,延伸率控制系统动态响应明显加快,987%的带钢延伸率偏差都控制在了01%以内。  相似文献   
10.
王镇  肖丽俊 《材料导报》2021,35(23):23020-23024
新材料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决定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和基础性领域.重视和发挥企业在新材料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引领重点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促进新兴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有利于及时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变化,提升新材料产业基础保障能力;有利于形成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支撑,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新材料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梳理了新材料企业在原始创新及自主保障能力、创新机制及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同时聚焦国家新材料发展战略需求,提出破解新材料产业发展瓶颈、构建新材料自主创新体系、支持新材料企业发展的路径及思路,并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资源集聚及配置、科技创新引导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