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韩江上游梅县地区水土流失面积2556.04km~2占全区面积16.7%.以五华县最为严重,五华县水土流失面积达875.83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6.8%,占山地面积38.2%.韩江上游水土流失区的母岩绝大多为花岗岩,其次是红色砂岩.这些岩石的风化层甚厚,风化岩体达20多m.风化土中粗砂粒多,极疏松.由于人为地乱砍森林,割草,不合理方式的种植木薯.山地失去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愈来愈严重.1985年七、八月间,我们到五华、兴宁、梅县和蕉岭水土流失区考察,了解其水土流失现伏,探讨其流失原因,调查和参观整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度对黑藻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15、25、35℃4个温度,观测在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各温度下黑藻的生长情况.[结果]在35、25℃中黑藻生长较为旺盛,经过15 d的培养,黑藻的植株长度、分枝数、根数以及生物量分别增长了2.8和1.2 cm、7.0和5.9个、6.2和3.7条、21%和25%,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5℃下黑藻的生长情况;在15℃的培养中,黑藻的生长较慢,植株长度、分枝数、根数增长量高于5℃,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5~35℃,温度的升高能促进污水处理过程中黑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使用尼龙海绵对白地霉进行固定化,对其对偶氮染料直接蓝289的脱色进行了研究,固定化白地霉对偶氮染料直接蓝289(100 mg/L)的脱色率在第3天达到了90%;在脱色过程中对固定化的白地霉对染料的降解和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色的机制可能是最初为菌体对染料的吸附,随后进行了降解.在脱色的过程中,脱色率的增加也伴随培养液中的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提高,说明白地霉在对偶氮染料脱色中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用尼龙海绵和聚氨酯两种固定化材料固定白地霉并进行分批重复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尼龙海绵固定的白地霉脱色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对中山市小榄镇城镇绿地的组成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小榄镇城区绿地较少,且分布不均匀,结合其道路规划及城镇建设规划,运用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兼顾景观效果,规划小榄镇城区绿地生态系统为“一线、一中心、一带、两环“的环网式结构。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果树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20世纪90年代(1∶50 000)地形图,1998年和2004年(1∶25 000)二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本信息源,在MAP-INFO7.0支持下,提取基本数据,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对果树保护区过去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园地斑块基质为主体构成镶嵌体的果树保护区,其自然斑块总面积呈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2 060.4 hm2降至2004年的1 836.6 hm2,而人工斑块总面积呈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619.3 hm2增至2004的843.1 hm2,使得景观异质性增强,自然基质破碎程度加大,联通性下降.景观格局变化主要是受人为活动干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