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准确测定三氧化铀中氟、氯、溴的含量,建立了用高温水解法处理样品、离子选择电极法同时测定三氧化铀中F-,Cl-,Br-的方法.对影响高温水解反应的因素: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浴温度、空气流量、馏分体积等进行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法分析三氧化铀中的F-,Cl-,Br-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优于10%,F-,Cl-,Br-的重加回收率分别为85%~100%,90%~100%,45%~55%.  相似文献   
2.
采用XRD、FTIR和酸碱滴定等手段对ZSM-5分子筛性质进行研究。采用静态批实验方法研究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平衡时间和Co2+浓度等因素对Co2+在ZSM-5分子筛表面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对Co2+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在低pH值下ZSM-5分子筛表面吸附位是以XH、YOH、YO-、YOH2+和XNa形态为主;而在高pH值条件下以YO-和XNa两种形态为主。Co2+在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作用受离子强度和pH值影响比较明显。在低pH值下,Co2+主要与ZSM-5分子筛表面发生离子交换作用(X2Co);在高pH值下以表面络合吸附为主(主要形成YOHCo2+和YOCo+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静态法研究了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行为,主要包括吸附平衡时间、固液比、pH值、离子强度以及富里酸(FA)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具有相似的pH吸附曲线,pH值的变化对吸附的影响较大,吸附率在pH=2~5时出现剧增;在其他条件相同时,KNO3离子强度从0.01 mol/L增大到0.1 mol/L,吸附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比实验发现,FA对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具有促进作用.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表面可能形成了表面络合物.吸附剂的表面特征及其吸附机理研究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放射性核素在氧化物、磷酸盐和黏土矿物表面上吸附研究为例,概括了放射性核素在固液界面上吸附行为研究的系统方法。主要分为以下7个步骤进行介绍:(1)吸附剂结构、形貌、拓扑性质的表征;(2)吸附剂表面电荷性质表征;(3)表面质子化和去质子化反应的平衡常数;(4)pH、离子强度、吸附质浓度和天然有机质等对放射性核素在固液界面吸附影响;(5)放射性核素在固液界面上的微观形态和空间结构等信息;(6)利用表面配位模型探讨放射性核素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机理;(7)采用先进光谱表征技术和量子计算技术对所得吸附机理进行分子或原子水平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硝酸根离子对靛蓝二磺酸钠(IC)的褪色反应,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的二氧化铀产品中硝酸根离子的测定方法.在610 nm波长处,NO-3在0.20~1.00 mg/L 范围内与靛蓝二磺酸钠吸光度的减小值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297 5x 0.020 5, r = 0.999 39,相对标准偏差(sr)优于10%,加标回收率在93%~106%.该法可用于测定二氧化铀产品中微量NO-3,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可以满足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UO22+在Ca型石灰性土壤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批式法对UO22+在Ca型石灰性土壤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接触时间、固液比、pH和富里酸(FA)对UO22+在Ca型石灰性土壤上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O22+在Ca型石灰性土壤上的吸附在约5h内可达吸附平衡,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UO22+在Ca型石灰性土壤上的吸附为不可逆过程;但当FA浓度增至10mg/L时,UO22+在土壤表面的解吸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溴离子是核纯级铀产品生产中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准确检测它的含量非常重要.三氧化铀样品用硝酸溶解后,以氯化银为载体与微量溴离子共沉淀,经离心分离,使之与大量铀和其他杂质元素分离,生成的溴化银用氢氧化钾和过氧化氢溶解,转化成可溶性的溴化物,以钼酸铵为催化剂,溴化物跟过量的溴酸钾反应放出溴单质,在叔丁醇介质中,溴与碱性品红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和低的检测下限,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κ′为1.7×104 L/(mol·cm),检出限为9 μg/L,测定下限为0.13 mg/L,测定溴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2~1.6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6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优于10%.加入4.00,8.00 μg溴离子时的加标回收率为94%~103%.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人体内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它们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元素锌,它是许多重要酶的辅基成分,其作用在于控制含酶组织的活力,同时控制核酶和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微量元素是细胞代谢要素,联系着所有生命过程。较大手术和心肌梗塞的患者,血清中Cu含量上升,Zn含量下降;弱智儿童头发的锌含量较正常儿童偏低。因此  相似文献   
9.
用静态批式的方法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温度和腐殖酸浓度等因素对Th(Ⅳ) 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Th(Ⅳ) 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有显著影响,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却相对较弱;Th(Ⅳ)在凹凸棒石表面的吸附主要通过内层络合形式进行,而外层络合和离子交换只是微弱的作用;当pH=1.80时,富里酸(FA)和胡敏酸(HA)对吸附亦有促进作用;升高温度有利于Th(Ⅳ) 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通过热力学数据ΔH, ΔS和ΔG分析发现,Th(Ⅳ) 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且自发的过程;同时,Th(Ⅳ)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过程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U(Ⅵ)在Na-凹凸棒石黏土上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式法研究了U(Ⅵ)在Na-凹凸棒石黏土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U(Ⅵ)在Na-凹凸棒石黏土上的吸附动力学速度快,且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探讨了吸附接触时间、离子强度、pH值、富里酸(FA)及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H<5.5时,随NaCl浓度的增大,U(Ⅵ)在Na-凹凸棒石黏土上的吸附率减小,pH>8.0时,随NaCl浓度的增大,U(Ⅵ)的吸附率反而增大;在pH<6.0时,吸附率随pH值增大而增大,pH>8.0时,吸附率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在高pH值下,U(Ⅵ)在Na-凹凸棒石黏土上的吸附机理可能主要是表面配合作用,而在低pH值下,其吸附机理可能主要是离子交换作用;高温有利于U(Ⅵ)在Na-凹凸棒石黏土上的吸附,且该吸附是吸热的、自发的过程;FA对吸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