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保证铜坑矿细脉带塌陷区下部矿体正常回采的同时治理塌陷区的SO_2烟气,利用Na_2CO_3与SO_2烟气的吸收反应,采用以Na_2CO_3为中和反应剂的碱液喷淋系统对598m水平SO_2烟气源头进行治理,系统构成简易、操作简单,运行效果较好,实现了矿井污风的环保外排。  相似文献   
2.
抗高温降失水剂AMPS/AM/NVP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抗高温、抗盐油井水泥降失水剂AMPS/AM/NVP三元共聚物,确定了聚合物降失水剂的最佳合成条件。该降失水剂能将淡水水泥浆的API失水量控制在50mL以内,饱和盐水水泥浆API失水量控制在100mL以内。以该降失水剂为主剂的水泥浆体系在150℃以内都具有较低的失水量,形成的水泥浆及水泥石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合成聚合物由于抗高温、耐盐、功能多样化等特点,成为固井外加剂的主导材料,但由于其分子量大易导致体系黏稠度大,流变性难以调节,采用传统减阻剂作用较弱。针对此问题,根据微观结构设计,通过研选和合理复配,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弱酸性减阻降黏剂,并对其进行了实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减阻降黏剂可明显降低以合成聚合物为主剂的水泥浆体系的黏度,表观黏度降低率可达40%以上,显著改善水泥浆的流变性能,且对水泥浆稠化、强度等性能无不良影响,稠化时间之比为1.0~2.0,抗压强度之比不小于0.9,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分析了目前常用的触变性评价方法——静切力法和滞后环法,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并结合触变水泥浆的现场应用,提出了水泥浆触变性评价应涵盖流动性、胶凝强度发展情况以及施工安全性3个方面,针对常用触变性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一种评价水泥浆触变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精度高的旋转黏度计在转速极低的情况下测量水泥浆不同时刻的剪切力,几乎消除了剪切力对胶凝强度的影响,通过程序控制可实现对样品的连续测量。此方法可准确反映不同温度下水泥浆胶凝强度发展的快慢和大小,从而可更好地指导触变水泥浆体系的开发和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5.
常规油井水泥触变剂常存在触变性不够强、影响施工安全、综合性能欠佳等问题。为此,通过将合成聚合物和超细无机材料以2∶3的比例复配,开发出一种新型油井水泥触变剂BCJ-200S,研究了其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该触变剂可显著提高水泥浆触变性,且温度影响小,90℃加入1.5% BCJ-200S后水泥静浆静置10 min的胶凝强度从2.3 Pa增加到61.0 Pa,静置前后的φ300读数分别为206和210,再静置10 min胶凝强度为61.3 Pa,其触变结构可逆性良好,对水泥浆稠化、失水、强度等性能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其还可改善水泥石的力学性能,增强水泥石抗破坏能力;另外,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触变剂具有良好的现场适应性。其在大港油田官38-22油井进行了首次应用,该井采用12 m3触变水泥浆封堵Ng2出水井段,一次封堵成功,最高挤注压力达16 MPa,钻塞后对封堵层试压8 MPa合格,解决了该井出水难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固井所用悬浮剂耐温能力差、综合性能欠佳等问题,根据悬浮剂作用机理,筛选出悬浮能力强的2种材料A1、A2,通过合理复配制得了耐温能力强、综合性能良好的新型固井悬浮剂。通过实验,确定了此悬浮剂A1、A2最佳配比为5︰3,代号定为T-1。实验表明,悬浮剂T-1可抑制水泥浆的高温变稀作用,且其低温不过分增稠、高温不过分稀释,在145℃时仍具有较好的悬浮能力。加入悬浮剂T-1的水泥浆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在一定范围内可将稳定性差的低密度和常规密度水泥浆的密度差和游离液量控制为0;且悬浮剂T-1副作用小,对水泥浆的稠化、抗压强度、失水量等性能影响较小,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分析了目前常用的触变性评价方法——静切力法和滞后环法,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并结合触变水泥浆的现场应用,提出了水泥浆触变性评价应涵盖流动性、胶凝强度发展情况以及施工安全性3个方面,针对常用触变性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一种评价水泥浆触变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精度高的旋转黏度计在转速极低的情况下测量水泥浆不同时刻的剪切力,几乎消除了剪切力对胶凝强度的影响,通过程序控制可实现对样品的连续测量。此方法可准确反映不同温度下水泥浆胶凝强度发展的快慢和大小,从而可更好地指导触变水泥浆体系的开发和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8.
9.
固井水窜问题是各油田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目前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针对以上问题,从水泥浆体系出发,首先进行了防水窜材料的结构设计,然后根据结构设计,筛选出相应的防水窜原材料,并通过对其合理的复配研究,制备出了一种新型固井用防水窜材料。实验根据固井不同阶段的水窜机理,采用相应的方式对该材料的防水窜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开发的防水窜材料可增加水泥浆内部结构,缩短静胶凝过渡时间,避免水泥石收缩,从而避免水泥浆在不同阶段发生水窜。另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固井防水窜材料可缩短稠化时间、增加水泥石强度,改善水泥浆稳定性,且对水泥浆稠化、流变、失水等性能无不良影响,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之一,其开采历史悠久,据夏湘蓉等著《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的考证,可追溯至唐末,距今约1080余年。国内外地质学者对该矿床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从矿床构造、矿床成因、成矿规律与预测、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和矿床数据模型等6方面梳理总结近三十年来该矿床学术研究成果,为同行认识和研究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