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体相和1-10层3R-MoS_2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计算获得了体相3R-MoS_2的几何结构参数,与实验值相一致,表明了计算方法和参数设置的可靠性。随后,分别计算了1-10层3R-MoS_2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可以看到,优化后的结构参数c随层数增加而线性增加;计算得到的带隙值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呈现出减小趋势,并趋于稳定值。  相似文献   
2.
岳芳林 《山西建筑》2002,28(6):118-119
介绍了企事业单位应如何搞好内部审计工作,从内部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经济效益审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企事业单位内部审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是新形势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加速推进全球能源格局朝向绿色、低碳、清洁、高效、智慧、多元方向转变,而高能量密度的储能器件是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促进终端应用电气化的关键.全固态锂电池作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主流技术方案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全固态锂电池中固态电解质研究现状,分析并提出了该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文献计量和专利计...  相似文献   
4.
采风诗词     
胡家河矿区四面青山聚宝盆,沧桑岁月炼乌金。循环经济行三化,管理温情动客心。井下机旋穿地府,员工公寓遏行云。采煤发电绿环保,科学人文变古今。注: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煤仓乌金滚滚隐苍龙,极尽双眸难觅踪。忽见横空传送带,悄然舞入罐仓中。  相似文献   
5.
基于热重红外技术(TG-FTIR)对神华褐煤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在线检测热解过程中含氧气体的释放规律,并通过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分析不同温度下煤焦样中含氧官能团的赋存状态和含量变化。将宏观产物信息与微观含氧官能团的变化相结合,推断出含氧官能团在热解过程中的演化以及发生的基团反应,以达到揭示褐煤热解机理的目的。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中的含氧气体生成特性可以较好地反映煤中的羟基、羧基、羰基等含氧官能团的演变规律;煤中的含氧官能团具有较高的活性,大部分有机含氧官能团的转化主要发生在500℃以下,在500℃以上除少量的氢键难以去除外,其他含氧官能团均检测不到;500℃以上的含氧气体释放主要来源于煤中的矿物质分解。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大尺寸视觉测量,需要对相机进行精确的标定,确定其内外参数。传统的基于3D靶标的两步法精度较高,但是计算前需要给定像元尺寸和主点位置等参数。为了研究这些参数对标定精度的影响,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分析了2000mm测量距离内,参数误差引起的标定及测量误差。实测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像元尺寸误差的要比主点位置误差会对三坐标测量结果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机溶胶-凝胶法在二氧化硅基底上制备不同厚度的二氧化钒薄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薄膜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并利用变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薄膜在红外波段的相变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薄膜均沿(110)晶面择优生长;随厚度增加,其结晶度提高,表面晶粒明显增大,大小分布越不均匀,并导致薄膜在红外波段的低温和高温透过率均降低,滞后温宽变窄,相变陡然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众多的团体对信息系统依赖的增加,安全因素变的越来越重要.国内外评估信息系统的安全的指导原则均为提供客观的、一致的安全标准.最先由美国国防部颁布的分类手册是黄皮书(TC-SEC-NCSC,可信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9.
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线路(以下简称向上线路)和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线路平行进入上海后,受走廊条件的制约,线路需从原±500kV宜华线接地板腰泾极址的东侧通过,在±500kV宜华线采用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时,其3000A入地电流可能会对附近的金属管线包括向上线的接地体及基础中钢筋进行腐蚀.根据“高压直流输电大地返回运行系统设...  相似文献   
10.
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国际能源格局从化石能源绝对主导朝着低碳多能融合发生转变,储能技术作为推动可再生能源从替代能源走向主体能源的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业界高度关注.对比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战略布局、项目部署和重点示范项目情况.随着我国承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我国政府对电化学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